農業供應鏈金融大有可為
- 發佈時間:2015-04-16 01:43: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徐文擎
“在理財”平臺CEO龔榮強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越來越多的巨頭進軍農業,佈局各種種植經濟作物和飼養家畜等實體産業,隨著産業鏈條的延伸,金融業大有可為。“移動網際網路金融+農業供應鏈”可能會是行業下一個“風口”。
中國證券報:對供應鏈金融有很多嘗試,基本集中在資金週轉較快、現金流充裕的領域和企業,例如零售業、製造業等。你們選擇在傳統的農業領域試水供應鏈金融,基於怎樣的考慮?在現金流上如何控制?
龔榮強:“在理財”選擇農業供應鏈的保理業務試水,基於幾個方面的考慮:首先,從融資方需求來説,農民對融資的需求更加強烈。農業要快速發展,農民要提高收入,都要依靠金融杠桿的撬動,但現在基本上還是遵循“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産模式。過去,像閩中有機這樣的大型企業向農民採購農産品後,通常要三個月甚至更久才付款,由於單個採購標的金額小,農民或集體農業企業沒有授信,幾乎無法在銀行融資。農民的前期投入資金無法回流,極大的影響後續生産,加上各種自然災害,有可能一年白幹。“在理財”定位於有溫度的平臺,我們創立的初衷就是要惠及中國最廣大的老百姓,把金融服務的甘甜泉水引到最底層的農村。所以,我們選擇了這樣一片藍海來深根細作。
其次,從投資人資金安全形度來説,依託于上市公司作為核心企業,輻射上游的小微農業企業的“1+N農業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安全性非常好。“在理財”選擇合作的核心企業都是實力雄厚的公司,他們珍視信用,並且獨創了更先進的交易機構,在這種結構下核心企業對交易的真實性進行確認,同時對借款方的債權提供擔保和回購,這從源頭上確保了投資人的權益。值得提到的是,基礎債權依託于農産品交易,農産品是剛需型産品,有很好的流通變現能力,這也能進一步控制風險。
另外在資金流向方面,“在理財”考慮投資人的資金安全,採用明保理模式,要求核心企業在債務到期後通過第三方支付直接歸還給投資人,不經過供貨商。
中國證券報:作為提供融資服務的P2P平臺,對於核心企業提供的供應鏈數據如何鑒定和甄別?有幾級風控模式?
龔榮強:“在理財”採用五級風控模式:第一,核心企業資質強:必須是上市公司、國企或者是公開發行過公司債或者企業債,財務經營狀況良好,貸款卡無異常;第二,交易真實,資金用途明確:基於真實的交易合同、收貨確認單、發票,應收賬款沒有重復質押;第三,借款企業資質:經營狀況良好,貸款卡無異常;第四,核心企業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第五,實地驗證:所有項目均實地核實。
同時,“在理財”採用的是反向保理、折價保理的方式,安全性更高。項目中的第一還款源為原債務人福建省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第二還款源為保理商中保國理(深圳)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第三還款源為原債權人即個體農戶。當保理公司回購發生延期,平臺以存儲于第三方平臺的風險項目金和撥備金進行墊付,後期對債權人債務人追索。
中國證券報:行業未來的發展如何看待?
龔榮強:首先,農業供應鏈金融一定大有可為。越來越多的巨頭進軍農業,佈局各種種植經濟作物和飼養家畜等實體産業,隨著産業鏈條的延伸,從生産、加工、再加工、貿易、最終消費的整個鏈條上,金融業大有可為。
其次,農業供應鏈金融和網際網路金融的結合必定是大勢所趨。農業融資分散、小額、短期的特點在短期內無法有根本性的改變,這正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優勢所在。在此基礎上,“在理財”提出,“移動互聯網金融+農業供應鏈”可能會是行業下一個“風口”。移動融資,移動審批,快速便捷的為農業企業和農民拿到融資,將是“在理財”努力引領的方向。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