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印度增速有望超中國

  • 發佈時間:2015-03-21 00:56: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洪

  如果經濟學家們沒有出錯的話,今年的印度經濟增長率將可望超過中國。“籠罩在中國陰影下(外媒語)”幾十年後,印度將終於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對印度來説,這無疑具有里程碑性質的歷史意義;但對中國來説,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對於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印度政府頗為自信。不久前印度政府發佈的《印度經濟調查》就認為,印度已經達到了一個“最佳切入點——這在各國的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有可能最終進入兩位數的中期增長軌跡”。

  具體而言,在2015-2016財年,印度的國內生産總值(GDP)有可能增長8.5%,考慮到中國政府將2015年經濟增長率定在7%左右,印度經濟增速超越中國將是大概率事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略微謹慎些,前者認為,2015財年印度經濟增長率將達到7.2%,2016財年是7.5%;後者認為超越要到2017年才會發生,那一年,印度的增速將達到7%,而中國則降至6.9%。

  但早一年晚一年,印度經濟增速總會超越中國,這是因為印度具備獨特的競爭優勢。

  第一,印度的人口紅利。相關統計顯示,到2020年,印度人口平均年齡將為29歲,在全球處於最低水準,相比之下,中國和美國是37歲,西歐國家是45歲,日本是48歲。中國此前的高速發展,人口紅利功不可沒。

  第二,印度的後發優勢。根據IMF的數據,即使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2014年印度的每人平均GDP只有美國的11%,相當於中國十年前的水準,即印度經濟落後中國至少十年。從1980年到2014年,中國每人平均GDP增長了17倍,同期印度每人平均GDP增長了4倍。差距也是優勢,隨著印度經濟步入正軌,活力將逐步顯現。

  但坦率地説,印度經濟增長空間這麼大,而幾十年來發展速度要比中國慢,用《金融時報》一篇社論的話説,這種“印度經濟增速超過中國成為新奇觀點”,其實也是“對印度過去幾十年政策制定的控訴”。

  因此,可以這樣説,印度經濟增速超過中國,完全是正常的;不超過中國,無疑是很反常的。

  但這種超越,更讓筆者想起電影《阿甘正傳》的鏡頭:迷茫的阿甘以跑步來麻痹自己,他越跑越有名,後面還吸引了大量的追隨者,但跑著跑著,阿甘突然醒悟了,他覺得不能再這樣跑了,他停下了腳步,這讓後面的追隨者都傻眼了:阿甘不跑了,我們怎麼辦?

  這個比喻可能不是特別恰當,但中國無疑是那個最先的領跑者,印度則是追隨者;但當印度感覺到可以追上中國步伐後,中國突然停下了原來的步伐,因為中國已經意識到,原來的跑步(發展模式)已經不能繼續下去。

  産能過剩、污染加劇、人口紅利縮減,決定中國不能再繼續唯GDP的發展模式,必須由注重“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變,必須注重對創新的投入、對環境的保護。換言之,當印度還在重復招商引資、出口創匯、大型建設的發展模式時,中國已經而且也必須轉變到一個更高的發展層次了。

  當然,不同的發展階段,決定不同的發展路徑。對印度來説,考慮到依然有大量貧困人口存在,高速發展有其內在要求。當然印度也同樣面臨諸多挑戰:計劃經濟的慣性、利益集團的阻礙,以及不佳的營商環境、政治上的相互牽扯,還有嚴重的污染問題……印度面臨的問題,或許比中國經歷過的要多。

  而且,儘管印度經濟增速超越中國是大趨勢,但畢竟還未實現。而在過去幾十年,這種印度超越中國的預言,已經出現過一次又一次,但每次都落空了,以至於《金融時報》社論都承認,這“使得再一次作此預言成了件冒險的、甚至近乎魯莽的事”。另外,當中國放棄GDP這根指揮大棒後,印度卻在GDP增速上超越了中國,對中國來説,真不是一件壞事;對印度來説,其實也挺有諷刺意味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