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國防科工“十三五”瞄準自主創新

  • 發佈時間:2015-02-12 01:43:1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部分軍工企業2014年業績預告情況

  證券簡稱所屬申萬業績預告類型業績預告摘要預告凈利潤變動幅度(%)

  二級行業

  廣船國際船舶製造預增凈利潤約15000萬元1,000.00

  四創電子地面兵裝預增增長40%-55%55.00

  中航動力航空裝備預增增長160%以上160.00

  上海佳豪船舶製造預增凈利潤約4437萬元-4796萬元300.00

  太陽鳥船舶製造預減凈利潤約1221.56萬元-3053.91萬元-80.00

  中航機電航空裝備續盈凈利潤38302.99萬元-8.50

  中航黑豹地面兵裝首虧凈利潤約-14200萬元-903.13

  航太通信航太裝備首虧凈利潤約-25000萬元-878.20

  舜天船舶船舶製造首虧凈利潤約-49825萬元--29700萬元-503.28

  *ST鋼構船舶製造扭虧凈利潤約500萬元-900萬元104.94

  振芯科技航太裝備扭虧凈利潤約5000萬元-5450萬元455.48

  亞星錨鏈船舶製造扭虧凈利潤約2700萬元-4000萬元290.63

  博雲新材航空裝備扭虧凈利潤約352.83萬元-882.07萬元125.00

  光電股份地面兵裝扭虧凈利潤約5500萬元133.07

  海特高新航空裝備略增凈利潤約16519萬元-19061萬元50.00

  北斗星通航太裝備略減凈利潤約3022萬元-4316萬元-30.00

  成飛整合航空裝備略減凈利潤約2268萬元-4535萬元-50.00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本報記者 歐陽春香

  2月11日,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國防科技工業“十三五”規劃總體思路》通過了國防科工局審議並原則通過。規劃提出堅持軍民深度融合,努力構建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努力推進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由跟蹤研倣向自主創新轉變。

  近日,各省陸續召開了地方國防科工年終工作會議,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成為2015年多省的核心任務。在強軍目標和深化改革的推動下,軍民融合、科研院所改革等細分領域將迎來快速發展機遇,民參軍企業將獲得更多訂單支撐。

  推進核心能力體系化建設

  2月10日,國防科工局召開國防科技工業“十三五”規劃領導小組會議。會議要求,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創新驅動,堅持軍民深度融合。

  國防科工局局長、規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許達哲表示,“十三五”是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要切實加強國防科技工業“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努力推進國防科技工業科技發展由跟蹤研倣向自主創新轉變、能力建設由任務能力型向體系效能型轉變、發展路徑由內向發展向開放發展轉變、體制機制由基於平臺的縱向結構向基於專業化的有效競爭轉變。

  “十三五”期間將是軍工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今年1月份,《國家安全戰略綱要》審議通過,研究所最終分類方案也已基本完成上報。許達哲表示,要做好改革的頂層設計,按照中央總體部署,對國防科技工業改革進行整體設計和系統謀劃,積極穩妥推進軍工科研院所和軍工企業改革,推進能力結構調整;抓住改革的關鍵,以問題為導向,認真梳理分析制約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革的舉措和重點任務。

  在此前召開的國防科工局工作會議上,明確了2015年要重點抓好八項工作,包括抓好武器裝備研製生産,加快軍工核心能力體系化建設,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增強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提升對外開放水準和國際競爭力。

  加快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在近期各地國防科技工業年終工作會議上,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成為多個省份2015年的核心任務。

  2015年,湖南省將加快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重點推進26項軍民兩用重大産業項目建設,並爭取年內有12個項目建成投産。

  這26個項目包括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示範工程、南方宇航高精傳動、中航起落架轉包二期、華南公司智慧城市項目、湘電集團城軌裝備等。同時,湖南省將加快軍民結合示範基地建設,株洲、湘潭、平江三個國家級軍民結合示範基地力爭年內新增標準廠房19萬平方米;重點支援岳陽建設“軍民結合衛星應用産業園”。

  江西省在2月6日召開的會議上提出,要以加快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為核心任務,適應經濟新常態,推動軍民融合新發展,確保“十二五”武器裝備科研生産任務圓滿收官,確保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大關。

  具體措施包括建設重點産業基地,大力發展新興産業,打造新的增長極;加快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積極推動“民參軍”,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持招大引強和“走出去”,提升軍工開放水準。

  四川省明確提出,2015年力爭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00億元,同比增長10%,保持國防科工行業健康快速發展。2015年將全面完成軍工科研生産和高新保障任務,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積極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加快推進深化改革和開放合作。

  湖北省提出,落實保障軍品任務完成和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兩大任務,增強深化改革和自主創新兩大動力,聚焦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民用航空航太、光電子資訊三大領域,為實現“軍工經濟綜合競爭力走在全國前列、創新驅動發展走在全省工業經濟前列、軍民融合發展走在中部地區前列、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産業發展走在長江經濟帶前列”的奮鬥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山西省明確,以構建軍工核心能力建設體系、軍民融合發展體系為中心任務,實施“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北斗導航、高端裝備智慧製造、兩化深度融合、資訊安全”五大專項。

  2015年陜西省國防科技工業的預期目標是,圓滿完成“十二五”規劃的各項任務,軍工經濟增長9%以上。具體措施包括,完成武器裝備科研生産任務,推進軍工核心能力建設,加快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主動參與軍工改革,做好“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

  區域軍工上市公司受益

  2014年,軍工行業在政策整體驅動下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兵器集團推進無禁區改革,航太科技集團改革、廣船國際和閩福發A重組獲批,科研院所改制和資産證券化持續推進。另外,軍工電子、新式武器列裝、定價機制改革將使很多企業顯著受益。

  2015年國防工業改革將繼續推動軍工國企的整合、繼續提升證券化水準、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科研體制改革可能將進入政策配套、實質推進階段。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的軍工行業投資路線將主要圍繞兩個方向展開。第一,以國有核心軍工企業資産證券化為指引,對國有大型軍工集團進行資産重組,擴大資産證券化平臺,提升資産效率,依託資本市場直接進行多元化改造,整體上市。第二,積極挖掘在軍品科研生産和維修領域領先的民營企業。重點關注兵器工業集團下的光電股份,航太科技集團下的航太電子,中船重工集團下的風帆股份,中國電子資訊産業集團下的南京熊貓等公司。

  而在各省國防科工年終會議中,湖南、湖北、山西等多省也明確了北斗導航、民用航空航太、資訊安全、光電子資訊、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將成為2015年的國防軍工重點發展領域。這些區域的上市公司湘電股份、中航精機、高德紅外太原重工晉西車軸等值得關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