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投資者關注的股票期權熱點問題(一)

  • 發佈時間:2015-02-12 01:09:3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聽説股票期權在國外已經推出很多年了,現在發展得怎麼樣?散戶玩得多嗎?

  您提到的股票期權在國外已有40多年的歷史了,最早可以追溯到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正式成立的1973年。作為全球第一個規範化的股票期權交易場所,CBOE當年就推出了16隻標的股票的認購期權,掀開了股票期權標準化交易的序幕。此後,CBOE一直致力於股票期權産品的開發,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從全球範圍來看,股票期權誕生以來得到了迅猛發展,産品不斷創新,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逐步進入了加拿大、英國、香港、南韓等地市場,國際化趨勢明顯。

  目前從交易量上看,股票期權已發展成為全球交易最活躍的衍生品類型。近10年來,全球期權合約成交量穩步上升,2011年達到120.3億手,其中單是股票期權中的個股期權就佔到70.6億手。在境外,股票期權作為一種基礎金融衍生工具已經為廣大投資者所接受,並被廣泛地應用於風險管理和投資管理等諸多領域。

  2、既然知道期權出售者要擔負義務,並且期權知識介紹中提到“期權賣方風險無限”,為什麼還有人要賣出期權?

  首先期權賣方可以獲得權利金收入。對期權的賣方來説,其出售的是時間價值,而隨著期權臨近到期日,其時間價值的損耗對期權賣方來説是非常有利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説,有許多期權到期時是虛值的,也就是説價值將會歸零,賣方也就通常不會被要求行權。

  説到風險,一般專業的期權投資人在賣出期權時會有相應的資産做“對衝”或“保護”;賣出期權可能只是其組合策略的一部分,還包括其他買入期權的操作等。期權賣方還可以採用分散持倉的方式來降低單個投資的風險。打個比方,期權出售者就像“賣出保險”,他可以用多次的“保費”收入來彌補偶爾發生的“災難”損失。

  當然,您還需要充分知悉和理解賣出期權合約的特定風險,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3、一説到股票期權,我就想到以前投資過的權證,感覺很相似,它們之間有區別嗎?

  無論是股票期權還是權證,您只要支付一定的權利金,就有權在規定時間按約定價格買入或者賣出合約標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兩者確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很大的區別。

  首先是發行主體不同。股票期權沒有發行人,每一位投資者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成為期權的賣方,因此理論上期權合約的供給量是可以很大的,更不容易被操縱;權證通常由上市公司或其大股東以及證券公司等第三方發行,以其資産或信用擔保,因此權證的供給量是有限的。

  其次是合約特點不同。股票期權合約是標準化合約,不同期權合約的條款基本相同,包括行權價、行權方式、到期時間等在內統一由交易所確定,相對更加規範;權證是非標準化的合約,合約要素由發行人決定,不同權證之間差異較大。

  持倉類型不同。股票期權的交易方式比權證更靈活,如果投資者判斷未來合約標的要上漲,既可以買入認購期權,也可以賣出認沽期權;如果投資者判斷未來合約標的要下跌,既可以買入認沽期權,也可以賣出認購期權。也就是説,對於同一個股票期權合約,您既可以當買方,也可以當賣方。這意味著在有足夠保證金的前提下,投資者可以直接開倉賣出期權。但就權證交易而言,如果判斷未來標的證券要上漲,投資者只能選擇買入認購權證;如果判斷未來合約標的要下跌,則只能買入認沽權證。

  因此,股票期權與權證相比,具有抗操縱性更好、標準化程度更高、交易方式更靈活等特點,是投資者套期保值、管理風險的有效工具。

  4、有人説買股票期權相當於為股票上保險,是這麼回事嗎?能不能解釋一下?

  這種説法是有道理的。我們以常見的機動車輛保險為例,投保人交了保費後,如果一年內發生意外,比如車輛因為交通事故受到損傷,需要維修,投保人可以要求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進行補償;如果一年內沒有發生意外,未曾出險,投保人和保險公司皆大歡喜。當然,無論是否出險,保險公司都不會退還保費。

  股票期權與我們常見的財産保險確實有點像。期權的買方好比投保人,期權的賣方好比保險人,期權買方支付的權利金好比保險費,行權價格是免賠額,到期期限是保單的有效期。無論買方最終是否行權,是否發生“保險事故”,期權賣方都不會退還權利金。投資者行權,是因為類似保險合同約定的事情發生了,行權是有利的。而期權的賣方不得拒絕買方的行權要求,這就好比保險人不能拒絕投保人的合理索賠要求一樣。

  比如投資者現在持有甲公司的股票,雖然現在情況還不錯,但是擔心股價下跌,造成虧損,那麼投資者就可以通過買入認沽期權為自己的股票上一個保險。相當於支付了一筆權利金,獲得了未來以約定的價格賣出甲公司股票的權利,如果將來股價下跌了,仍可以按照原來約定的價格賣出股票,規避了股價下跌的風險。從這個角度講,購買期權的確類似于為股票上了一份保險。

  免責聲明:本欄目刊載的資訊僅為投資者教育之目的而發佈,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資訊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資訊做出決策。上海證券交易所力求本欄目刊載的資訊準確可靠,但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資訊而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更多內容敬請瀏覽上交所股票期權投教專區(http://edu.sse.com.cn/option)。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