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節後利多轉淡 滬膠反彈難持續

  • 發佈時間:2015-02-12 00:30:5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朱瑩

  受主産區減産等利好支撐,自去年12月10日下探至11580元/噸的階段新低之後,國內滬膠期貨整體呈現震蕩上揚走勢,去年12月10日至今累計漲幅為10.98%。

  分析人士認為,印度方面1月産量下降三成的消息是滬膠多頭反攻利器,此外國內大規模收購全乳膠、泰國政府高價購入煙片膠以及國際油價止跌反彈也為滬膠反彈提供了契機。但滬膠疲弱的基本面並未發生根本性轉變,節後伴隨利好淡化,或重回弱勢。

  主産區減産支撐期價

  昨日,滬膠期貨主力1505合約全日上漲70元/噸或0.52%,收報13650元/噸。據印度孟買2月9日消息,印度橡膠局(Rubber Board)週一發表聲明稱,該國1月天然橡膠産量較上年同期下降三成,至6萬噸,價格下跌迫使部分膠農減少割膠。

  消費方面,據日本2月9日消息,日本橡膠貿易協會數據顯示,日本2014年天然橡膠進口量同比下降5.2%,至689,356噸;同期12月天膠進口量同比上升7.1%至56,044噸,環比增0.7%。

  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任秋蓉表示,受主産區産量減少、天膠停割等因素影響,天然橡膠價格近期以反彈為主。但她認為,經濟低迷導致消費也同期疲軟,天膠價格反彈高度或有限。

  除上述原因之外,寶城期貨分析師陳棟認為,推動滬膠反彈背後尚有以下幾方面因素影響:其一、國內對全乳膠大規模收購令滬膠標的全乳膠品種變得稀少;其二、泰國政府持續高價購入煙片膠也加劇了滬膠海外膠種的緊缺程度;其三、近期國際油價止跌企穩反彈,給予市場做多滬膠期貨的信心。

  萬四關口存壓

  如果從橡膠基本面上看,膠市呈現期現“冰火兩重天”的格局。期膠因眼下可供交割標的物減少而表現強勢,而現貨市場卻因為下游消費低迷,輪胎廠在節前關口開始放假,工廠開工率較低,企業無備貨之需,現貨報價持續走低,與期市形成鮮明對比。

  陳棟認為,雖説短期滬膠走勢偏強主要因為三大利多因素支撐,但後期上述利多可能會淡化,轉而重回弱勢。

  首先,泰國政府持續收膠已是強弩之末。為了讓膠農改善生計,種膠賣膠有利可圖,政府令銀行向貿易商提供貸款,以便貿易商向市場收購煙片膠。在政策的強力扶持下,從去年開始,泰國三號煙片膠價格便逐漸回升,目前漲至63泰銖/公斤。不過,泰國當局只是謀一時之便而非全局之利。馬上要迎來産膠旺季,供應充裕會引髮膠價再度回落,收膠能穩定民心,安定社會,負面效應卻是逆週期的經濟政策會迫使去産能步伐停滯,從而不利於價格長期走強。

  除此以外,儘管當局費盡心力拉抬膠價,但該國南部膠農對目前的膠價仍不滿意。從效果來看,高價收膠助長了膠農的慾望,雖説煙片膠價格已漲至有利可圖的價位,但其還是想逼迫政府接受80泰銖/公斤的價格。由於還要應對國內其他弱勢群體,泰國政府手中有限的財力已然無法再給予膠農更多實惠。另外,泰政府購入膠以後,國內市場消化能力有限,出口又面臨其他國家的低價競爭,庫存膠變成了“燙手山芋”。因此,泰國政府的真正意圖只為挺過産膠旺季,等待低産季的到來。

  其次,中國國産全乳膠一年大概25萬噸,去年12月國儲定下收儲全乳膠12.85萬噸的計劃,相當於一半的期膠供應壓力被暫時“封凍”,加之目前雲南和海南是停割期,全乳膠更顯得緊俏。不過,陳棟認為,這種緊俏之態在4月以後就會蕩然無存。新季重新開割,供應集中放量,期膠持續走高會調動農墾和貿易商賣出套保的積極性。

  最後,國內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在今年會更大,與經濟走勢緊密相關的下游輪胎行業和重卡行業均將面臨更多衝擊。“節後滬膠存在止漲轉跌的風險,操作上建議在14000元/噸一線上方逢高空單參與,設好止損,控制風險。”陳棟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