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留信老東家 奔私潮流行高調表白

  • 發佈時間:2015-02-09 00:43:3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黃麗

  “事了拂衣去,江畔落日圓。”留下一封文采斐然的基金版《歸去來兮辭》,金鷹基金楊紹基解甲離去,被圈內譽為“最具才情的公募大牛”。自從前“公募一姐”王茹遠那封情真意切的離職信感動萬千投資者後,公募圈掀起一波新的流行風潮,奔私時奉書一封,憶往昔、表衷心。

  公募基金圈人事變動向來頻繁,但近幾個月幾乎達到了過去幾年來的高峰期。根據統計,2014年以來有215位基金經理離職,僅12月離職人數就達到30人。業內人士透露,春節前後基金圈還將迎來一波離職高峰。事實上,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除了趕上這一波大牛市的契機外,自身理想驅使、基金公司內部機制等也是讓基金經理“投身綠林”的重要原因。

  離職信中暗較高下

  上周,金鷹基金楊紹基一封離職信以其獨特的體裁吸引了眾多投資圈內人士的眼球。他模倣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自創《歸去來兮文》,文體上仍然屬於辭賦,辭藻華麗大氣,辭意明快暢達,同時注意了平仄押韻,又富有現代感。有業內人士感嘆,基金經理們也是“蠻拼的”,在任時要比排名,卸任後還要拼才情,離職信中也不忘一較高下。

  離職信風潮始於前“公募一姐”王茹遠。其離職後,一篇《王茹遠這麼説》的文章流傳于坊間,文中寫道,“感謝在寶盈大家共聚一堂觥籌交錯不醉不歸的日子……更感謝寶盈每個人默默的付出,燃燒了自己,把光芒都給了我!”深情告白後又正色探討公募基金面臨的挑戰和對牛市的信心,張弛有度,亦莊亦諧。這封信使王茹遠從圈內紅到圈外,名聲大噪,隨後其火速成立私募基金公司,已連發多只産品,均遭遇搶購。據悉,其中一隻私募産品一天就募集了16億元。

  隨後,興全明星基金經理陳揚帆也決定“下山去找尋屬於自己的江湖”,在《光陰的故事》一文中詩意地回憶“漓江邊水墨畫一樣尋常農家,以及陽朔大街上同伴們的歡顏”,不講投資講情懷。數日後,景順長城副總經理王鵬輝也寫下一篇記敘文《在不確定的世界,放下一切》,告別公募行業,決心創業。

  上周,楊紹基已經將告別信提升到文言文的高度,圈內人士戲稱,“真為下一個計劃寫奔私信的基金經理捏把汗。”

  離職理由多樣

  近期決絕轉身的楊紹基、陳揚帆、鄧曉峰等明星基金經理均崛起于2006-2007年那一波牛市,在過去八年“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資本市場中摸爬滾打,與老東家互相扶持,正如王茹遠所説,基金公司每個人默默地付出,把光芒都給了基金經理。但為什麼基金經理仍然選擇離開?

  分析人士指出,2014年底開始的這一波牛市給了他們離開的契機,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公募的現有制度存在天然缺陷。據某大型基金公司內部人員透露,基金經理平時收入不高,主要是靠年終獎。但近兩年為了留住人才,有些公司開始對年終獎實行“遞延制”,比如年終獎分三年遞延,第一年可能只發30%-40%,剩下的分兩年發完。以近期離職的某位明星基金經理為例,“他在公司內部已經算是高管了,公募和社保産品的業績也很好,今年年終獎應該有500萬元左右,但是扣稅和遞延之後,能拿到手的也就一百多萬元。”上述內部人員向記者表示,以該基金經理的業績,在私募能拿到上億元的提成。

  實際上,公募基金公司的這種方法並不能留住人才,真實的結果是該基金經理捨棄年終獎,直接離開。當然,基金公司內部的企業文化也是促使其離開的原因之一。要想真正吸引人才,公募基金行業必須進行深度改革,而不是僅僅依靠“技巧”留人。在這個高智商人群密集的行業,惟有真正合理的管理模式和恰當的激勵措施方能使基金公司脫穎而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