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俱樂部 半數次新股 最牛次新股股價漲10倍
- 發佈時間:2015-02-06 07:41: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年報季的大風來了,次新股絕對得算風口上的豬。昨天有18隻次新股漲停,佔全部漲停股的35%。至少有17隻次新股本週已報出4個漲停,5隻次新股股價過百。
市場
最牛次新股股價漲10倍
年報季成了次新股的秀場。昨天有18隻次新股漲停,佔全部漲停股的35%。屈指算來,次新股最少有17隻個股本週報出4個漲停,其中中文線上、快樂購、崑崙萬維等次新股連續11個漲停板,連續漲幅超過185%;再升科技、大智慧、萬達院線等10隻個股連續上漲幅度超過100%。
除了持續漲停,次新股也成為百元高價股的大本營。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統計,截至昨天收盤,兩市共有9隻百元股,次新股佔據5席,比例為55%,分別為全通教育、眾信旅遊、騰信股份、飛天誠信和浩豐科技。
除榜首被貴州茅臺獨霸外,第二、第三和第四均是次新股的天下。
從去年初至昨天收盤,兩市十大牛股中次新股仍然佔據半壁江山,而且包攬前4席。它們分別是蘭石重裝、京天利、中科曙光和全通教育,其漲幅為1021%、574%、568%和555%,即便第4名全通教育的漲幅,也遠遠超過第5名新世紀的458%。
巧合的是,蘭石重裝與京天利均是2014年10月9日上市的次新股。蘭石重裝自上市起連封14個“一字板”前無古人,京天利連封11個“一字板”,且98.10元的股價距“百元俱樂部”僅一步之遙。
分析
業績低股價高現象依然存在
浩豐科技地位比較特殊,既是百元高價股又是今年1月22日上市的最新股,昨天股價107.59元,在百元股中排名第8。
資料顯示,浩豐科技是行銷資訊化方案提供商,主要向銀行、保險、製造、商業流通與服務、政府及公共事業等行業或領域提供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行銷資訊解決方案,包括聯絡中心及統一資訊平臺、行銷業務及管理平臺和相關技術服務。作為熱門行業股,浩豐科技公司預計今年1月至3月凈利潤為800萬元至1200萬元,與2014年同期相比變動為-29.54%至5.69%。
與眾多的“第一”相比,次新股的業績則成了市場最關切的指標,其整體業績並不能讓人心安。由於業績的分化,其股價走勢也冷熱不均。
據同花順最新數據統計,2014年上市的125隻次新股中,已有81家披露年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減、略減的公司達到39家,佔比48.1%。
而在此前的一月份,71家公司對2014年的經營情況作出預測,其中業績預喜的公司有52家,佔比約73.24%。兩相對比,業績變臉已現端倪。
高送轉成了次新股吸引眼球的最佳手段。目前已有艾比森、東方通、飛天誠信、良信電器等次新股發佈了201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除良信電器外,其餘次新股的轉送力度都在“10轉10股”以上。
趨勢
業績預增50%公司僅3家
經過史上最嚴財務核查風暴的洗禮,次新股的股價正在接受業績的考驗。
在次新股預喜公司中,業績預增超過50%的公司僅有3家,分別是蘭石重裝、亞邦股份和國信證券。
蘭石重裝1月31日公告稱,預計2014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720%-820%。業績預增主要是搬遷補償導致。
國信證券的業績大漲主要緣于去年四季度的一波小牛市,預計去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向上修正為90%至140%。
亞邦股份預計去年凈利潤同比有望增長130%-150%。增長較快的原因是主要産品價格相比2013年有較大的提高。
如果拿的是績差股,雖然稱不上“踩地雷”,但煎熬是逃不過的。例如牧原股份業績下滑嚴重,近期股價也萎靡不振。1月28日公司發佈業績修正公告稱,預計2014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億至1.9億元,同比減少67.09%至37.46%。至於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進入2014年第四季度以來,生豬價格並未出現傳統旺季穩中有漲的走勢,而是逐月走低。與此同時,公司生豬養殖成本相比2013年同期基本保持穩定,造成業績大幅下滑。
文/本報記者 劉慎良
新聞記憶體
今年每月30至40家企業IPO
從一月份新股發行數量和節奏看,今年新股發行將增大馬力,有機構預測大約400家企業實現IPO。
根據清科私募通最新數據統計,1月份22家企業登陸內地資本市場,其中12家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3家登陸深圳中小企業板,7家企業在深圳創業板成功實現IPO,內地IPO數量是2014年6月IPO開閘以來的最高值。
與內地IPO呈現增速相比,海外IPO數量有所回落。1月份7家企業登陸海外市場,包括4家在香港主機板、2家在香港創業板、1家在倫敦AIM市場。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鄭銀珠表示,1月30日證監會公佈了新一批24家公司的IPO批文,加上1月5日證監會核準了2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1月份共有44家企業獲得了IPO批文,這是自去年6月IPO開閘以來,首次有兩批企業在一個月內獲得IPO批文。同時,每批批文數量較之前平均約11家有大幅度提高。
清科研究中心認為,步入2015年,證監會新股發行有增速之勢,平均每月發行30-40家企業,全年約400家企業實現IPO。文/本報記者 劉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