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樓市繼續回暖可期 地産股行情料進入下半場

  • 發佈時間:2015-02-06 07:28: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1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0564元人民幣,環比漲0.21%,這是百城房價連續8個月下跌之後首次出現上漲。此外,近期部分地區陸續推出“托市”政策,4日央行宣佈降準,強化了樓市繼續回暖的預期。

  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産行業資金面有望改善,購房需求料持續釋放。從A股情況看,2014年在傳統權重板塊中,房地産板塊上漲幅度不足60%。部分機構認為,在調控逐步放鬆、央行降準釋放流動性的背景下,節後地産股有望迎來“小陽春”。但由於此前降息改善了行業基本面,部分地産股溢價已處中上水準,震蕩調整概率也在增大。

  樓市繼續回暖可期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1月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18990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59%。

  成交量方面,銀河證券統計顯示,1月其跟蹤的36個主要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為2014年月平均成交量的108.0%,雖然1月恰逢傳統銷售淡季,但整體銷售量仍高於2014年的月平均水準。而放在5年的時間週期來看,今年1月銷量僅次於2013年1月份。

  價格與成交量雙雙回暖,2015年樓市迎來“開門紅”。中國指數研究院分析指出,整體來看,樓市預期不斷轉好。政策方面,高層積極肯定了行業中長期發展的重要性,市場信心有所增強;成交方面,在“微刺激”手段的推動下,主要城市需求平穩釋放;供應方面,因春節臨近主要城市推盤量有所減少;在房企定價策略方面,由於企業年初的業績壓力較緩和,部分樓盤優惠力度減弱,也促使價格有一定回升。

  隨著一些地方不斷出臺“托市”政策,2015年樓市有望繼續回暖。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今年以來紹興、廈門以及四川等多地出臺政策刺激樓市。

  浙江省紹興市公佈的新政策提出,從2月15日起在紹興實行包括購房補貼、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優惠政策。其中,購房者在政策有效期間購房,可獲得房款成交計稅價0.8%的稅收補貼。1月20日,四川省住建廳發佈消息,稱將對省內地方住房政策進行集中清理,全面取消限購、限價等行政干預政策。

  此外,重慶、南昌、廈門等地的首套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0%,上海、瀋陽、長春等城市符合條件的二套房公積金貸款政策按照首套房執行。另外,多地通過契稅減免、財政補貼鼓勵自住型住房需求。據不完全統計,去年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的城市超過20個,截至目前,除北上廣深以及三亞5個城市仍執行限購以外,其他城市的限購政策已基本解除。

  中國指數研究院預計,受需求釋放、供應減少影響,短期內主要城市庫存壓力或稍有緩解。展望未來,政策環境和貨幣環境趨於寬鬆,市場信心增強,樓市將進一步回暖。

  資金饑渴有所緩解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一些地方頻頻“鬆綁”限購,市場對於政策面放鬆的預期早已達成共識,但業界普遍認為,制約行業基本面進一步改善的關鍵因素在於貨幣政策。如此來看,央行降準無疑對房地産行業是個利好。

  據相關機構測算,此次央行“普遍+定向”降準,有望給市場注入超過6000億元資金,從而改善流動性,資金敏感型行業因此獲益。在此之前,資金敏感的房地産行業一直深受資金緊繃的影響。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4年,在開發企業的各類資金來源中,購房者的定金及預付款佔比為24.8%,較2013年下降3.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開發企業自籌資金佔比達到41.3%,較2013年提高2.5個百分點;國內貸款佔比為17.4%,較2013年提高1.3個百分點。中國指數研究院認為,2014年以來開發商資金鏈承壓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此情況下,房地産企業不約而同地抓緊了“錢袋子”,在投資方面頗為謹慎。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179592萬平方米,比2014年下降10.7%,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4.4%。

  降息、降準等政策的推出,有望緩解房企資金鏈緊張狀況。興業證券(行情,問診)報告指出,2014年11月降息之後,行業基本面將開始復蘇,回顧歷史亦是如此,這表明影響房地産基本面走勢的最重要因素是貨幣政策以及流動性。

  該報告指出,此次降准將刺激房地産市場需求釋放,一定程度上對於居民購買能力和購買意願都會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在貨幣持續寬鬆背景下,行業基本面復蘇一定會貫穿2015年,上半年量價齊升趨勢預計不會改變,下半年房價有望穩中趨升。此外,在外匯佔款持續負增長、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房地産開發投資持續回落的情況下,貨幣寬鬆的持續性可以期待。

  地産股估值修復

  “再壞也不會壞過2014年了吧。”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限購、限價等調控政策早已推出,但2012年、2013年樓市並未出現預想中的大滑坡,相關政策的持續性影響卻是在2014年集中發酵。此外,在貨幣、信貸政策對房地産收緊的背景下,整個行業在2014年經歷了高速發展期之後的極大心理落差。

  從股市來看,儘管2014年年底開始A股整體走強,但地産板塊僅僅是稍跑贏大盤。根據WIND統計數據,2014年上證綜指漲幅達52.50%,地産板塊漲幅為59.48%,而鋼鐵、銀行、證券板塊漲幅分別達80.87%、76.08%和155.96%。

  在調控政策繼續放鬆、資金面持續改善等多重利好因素支撐下,2015年地産板塊的潛力仍有待釋放。從1月的走勢來看,WIND統計顯示,地産板塊的區間漲幅達4.2%,已超越銀行等板塊。

  國泰君安研報認為,貨幣信貸的寬鬆對房地産行業及相關産業主要有三方面影響:提升開發商的現金流,按揭款、開發貸有望進一步寬鬆;一定程度促進房企新開工項目,緩解下半年可能出現的供應緊張;銷售回籠資金加快,也有望緩解地産行業的上下游相關産業資金鏈緊繃狀況。政策收緊的壓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應該不會出現。

  平安證券報告指出,儘管地産行業整體PE隨藍籌行情大幅提升,但目前仍未達到2008-2009年的高點。地産板塊與滬深300的PE比值為1.48,也未到達2008-2009年(2.0)和2011-2012年(1.52)前兩輪降息週期時的高點,地産股估值有望持續回升。由於基本面持續回暖,地産板塊“小陽春”可期,同時龍頭房企、國企改革概念股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但有機構認為,未來部分個股的震蕩調整難以避免。中山證券研報認為,剔除季節性因素,對樓市節後銷售回升持樂觀態度,本次降準兌現流動性將有助於延長地産板塊的投資邏輯。但地産板塊目前的溢價為1.61倍,而近三年的溢價為1.36倍,板塊估值已處於中上水準。此外,經過降息後的市場攀升,板塊龍頭股的估值修復已基本完成,整體投資已進入下半場,調整概率會增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