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海潤光伏遭遇投資者集體維權

  • 發佈時間:2015-02-04 01:56: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莉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因海潤光伏股價巨幅波動而遭受損失的投資者,日前開始維權,有投資者聲稱已向相關監管部門實名舉報海潤光伏及其主要股東,並計劃集體向相關方索賠以挽回投資損失。

  法律界人士表示,目前投資者維權,仍需要等待證監會查清事實、做出處罰決定。一旦行政處罰決定通過,投資者才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向上市公司等相關方要求索賠。

  2月3日晚,海潤光伏發佈公告稱,鋻於上交所要求對業績預虧相關事項作進一步核實,公司申請繼續停牌。

  據了解,海潤光伏主要股東提議推出“高送轉”預案,卻在公司預告巨虧8億元之前精準“逃頂”,一系列動作背後疑竇叢生;而股吧提前釋放高送轉消息、主力強拉漲停板誘多、上市公司連續背書、某機構研報站臺等障眼法的存在,令一些股民損失慘重。

  資深股民踩“地雷”

  “一邊推高送轉預案,一邊大股東大肆減持,最後卻出了個巨虧的業績預告。我感覺自己被騙了。”在深圳炒股票20餘年的老股民李生(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近幾日海潤光伏的表演著實令他大跌眼鏡。

  1月23日,李生看了海潤光伏的高送轉公告,便於當日漲停板價位買入90多萬元股票。但隨之而來的連續陰跌卻令李生步步補倉、步步虧損,截至2月2日公司停牌,李生共計虧損40多萬元。

  在李生看來,這種虧損的節奏並不符合常理。“一般而言,高送轉預案的發佈意味著上市公司分紅,起碼企業盈利有所保障。而這家公司卻在發佈業績預虧之前還能拋出高送轉方案,同時提議高送轉方案的主要股東又在股價高位時大幅減持。誰可以保證一系列動作背後沒有關聯黑幕?”李生表示,在買入海潤光伏之前,其也曾多次根據“高送轉”消息投資其他股票,僅今年1月份已經獲益20%,並非是盲目進場。“像海潤光伏這樣宣佈擬高送轉後業績巨虧的公司實屬罕見,其主要股東同時大幅減持的動作更是令人生疑。”

  1月22日,海潤光伏前三大股東同時向董事會提議,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公司當時表示,此預案與公司實際情況相匹配。消息公佈後,預案提出者之一的九潤管業卻進行了密集減持。數據顯示,1月27日、28日兩個交易日,九潤管業通過二級市場和大宗交易系統共拋售約7844萬股,按照公佈減持價計算,套現達8億元。1月30日,海潤光伏發佈業績預告稱,公司2014年度業績預計虧損8億元,原因是“受項目進度及政策制約影響”。自“高送轉”預案發佈以來,公司股價1月24日最高摸至10.45元,隨後大幅下跌,停牌前報收8.33元,股價跌幅高達20%。

  更令“李生們”感到揪心的是,在業績預告這枚利空炸彈到來之前,一些來自研究機構、民間貼吧以及公司官方的積極信號,令中小投資者並未意識到此番“高送轉”背後隱藏的風險。1月27日,針對上交所有關為何發佈“高送轉”的問詢,海潤光伏回復稱,“股東考慮到公司2014年實際經營狀況而提議高送轉。”“公司回復表現出對未來業績信心,讓很多人繼續跟進買入或者選擇繼續持有。”有投資者指出,早在1月23日之前,股吧已有帖子多次明確提到海潤光伏將要推出“高送轉”方案。此外,某券商早在去年12月發佈的深度調研報告也預計海潤光伏四季度業績或迎來爆發,對其盈利預測表示樂觀。“1月23日預案發佈當天,主力兇猛將股價打上了漲停板。按照盈利預期和高送轉利好推算,股價至少還會有幾個漲停板。很多人因此追漲買入,結果全部被深套進去。”

  維權需等監管結論

  2月3日晚間,海潤光伏發佈公告稱,鋻於上交所要求對業績預虧相關事項作進一步核實,公司申請繼續停牌。

  有業內人士指出,搶在業績預虧公告之前,海潤光伏主要股東一邊拋出高送轉預案一邊大幅減持的行為,是否涉嫌操縱股價?其提出高送轉預案的理由解釋是否存在虛假陳述?上述疑問不僅需要上市公司主動澄清並做好資訊披露,同時更需要監管部門進行深入調查。

  據了解,海潤光伏事件在市場上已經掀起軒然大波,並牽連一眾投資者。據不完全統計,僅李生所在的投資者維權群,已有213名投資者受到損失,損失金額普遍達到8%至16%,若在1月23日或24日高位接盤,則虧損比例超過20%以上,虧損總額或達到5億元左右。

  有投資者反映,當前遭受損失的散戶維權非常困難,公司仍未採取主動措施與股民進行聯絡。“公司電話、郵箱等方式都聯繫不上,股民維權聲音無法傳遞到公司高層,且在網站和貼吧發佈的維權帖子也遭到刪除,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聯繫律師,等待海潤光伏事件立案後來做進一步申訴。”

  據了解,目前投資者的主要訴求是:一方面,希望監管層能夠徹查此事,依法懲處內幕消息泄密者並沒收不當收益,未來據此進行索賠訴訟;另一方面,希望限制三大股東減持,要求減持股東回購股票,或者保證高送轉預案通過提振股價等。

  “海潤光伏現處於停牌問詢調查階段,只有在證監會出具監管處罰決定之後,法院才能夠就此事的相關索賠訴訟進行立案。這是前置條件,現在還無法確定是否會進行立案。”跟蹤海潤光伏投資者維權的廣東東方金源律師事務所金焰律師表示,海潤光伏事件中的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違規嫌疑,目前主要有幾個方面的疑點需要查清:公司鉅額虧損是否做好資訊披露、減持股東是否知悉業績情況、是否存在內幕消息洩露或者關聯方利用非公開消息在二級市場上交易、上市公司是否針對業績情況存在虛假陳述嫌疑等。“實際上,上交所問詢函中也是主要圍繞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進行質詢,關鍵在於監管層是否認定海潤光伏股東存在違規行為。”

  目前,證監會對於上市公司高送轉已有每單必查內幕交易的要求,並從信披規範性、事後監督以及內幕交易核查等多角度多管齊下,嚴防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但有分析人士指出,除了“每單必查”之外,監管層還需要對上市公司的高送轉行為進行嚴格規範,比如嚴禁業績虧損公司高送轉,規定上市公司高送轉比例不得超過業績增長幅度,對將有大股東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限制推出高送轉預案等。

  警惕“高送轉”陷阱

  1月30日,上交所關注到海潤光伏的預虧公告後,即向公司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同相關方核實三大問題,主要可概括為:“高送轉”提議股東即楊懷進、九潤管業和紫金電子等應説明其在減持公司股票時,是否已知悉公司2014年度業績的有關情況;上述三名股東應説明其在提議上述高送轉預案時,是否已知悉公司業績情況;公司董事會應自查,在同意上述送轉預案時,董事會成員是否已知悉業績情況。如已知悉,應説明同意理由。2月2日,上交所再次要求海潤光伏做進一步核實。

  市場人士認為,若資訊披露不規範,上市公司的“高送轉”可能會淪為大股東借機減持的工具。資料顯示,2013年曾有上市公司負責人因利用利潤分配預案的相關消息進行內幕交易而被證監會處罰。

  “高送轉本身不會改變股東的任何利益,但由於二級市場對高送轉概念追捧,海潤光伏股東可能利用這種心理來拋出高送預案,從而掩蓋其高位減持的動機。這恐怕已經涉嫌了內幕交易。”深圳某私募人士指出,目前部分上市公司確實存在股東利用資訊優勢、股東優勢等條件,發出利好消息以抬升股價,進而套現獲利的做法,一些內幕知情人在相關預案披露之前精準買入股票,待到股價拉高後再進行拋售的案例也不鮮見。

*ST海潤(600401)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