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基金經理“業績曲線”平滑之戰

  • 發佈時間:2015-01-24 00:47:1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黃瑩穎

  過去一個多月,從暴漲到暴跌,市場轉換之快,讓一部分基金經理從“滿倉踏空”再到“滿倉爆倉”。更是讓個別私募基金産品觸及清盤線,不得不提前清盤,牛市中清盤,何其慘烈!

  比如,2014年12月藍籌股暴漲即使得相對價值策略遭遇黑天鵝。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統計,納入12月統計的154隻相對價值策略産品平均下跌1.32%,僅有54隻産品取得正收益,佔比35.06%,98隻産品下跌,2隻産品凈值沒有變動。相對價值策略損失相當慘重,4隻産品回撤超10%。

  值得注意的是,雖2014年大盤暴漲52.87%,不少私募産品更是實現100%以上收益,但卻鮮有中大型私募業績能超越大盤。據格上理財統計,截至2014年12月,陽光私募行業所管理的總資産規模約為4000億元。其中,公開産品管理規模超過50億元的機構有11家,其管理規模總和約佔私募行業總管理規模的三分之一。這11家公司中,僅有澤熙業績大幅超越大盤,淡水泉業績略微好于大盤。

  而根據格上理財統計數據,成立滿三年,管理規模過五億元或成立一年、管理規模過十億元的私募公司中,其所有産品平均收益率超越大盤的,也僅有寥寥七八家。有私募人士對此評論,在2014年這種急促風格轉換中,私募基金經理反而難以跟得上行情,尤其是以投資小盤股、成長股見長的私募,在四季度小盤股調整大浪中,不少私募基金經理並沒有守住本已到手的收益。

  顯然,對許多私募基金管理人而言,短期業績波動與長期絕對收益是一件並不容易平衡的事情。有公募出身的私募基金經理對此曾感嘆,做公募基金時,因沒有清盤線這一説法,只要死守住看好的股票,不管短期怎麼大幅下跌,但總會有翻身機會,但私募産品卻多了一條清盤線,系統風險來臨之時,再好的股票如果不減倉,凈值都有可能被打到清盤線以下。

  不少私募基金經理希望客戶能把眼光放長遠,不要過於追求短期業績與排名,給基金經理以充分時間來為投資人獲得超額回報。在水漲船高的牛市中,獲得絕對收益這自然不會太成問題,差距只在於多少。但不容忽視的是,即使是在過去的數輪大牛市中,中間調整幅度也足以讓控制倉位未及時根據系統風險作調整的私募基金産品,陷入清盤的不歸之路。

  當然,被迫清盤的只是少數,對於大多數未及時靈活調整的私募基金經理而言,更多的是給産品收益曲線增加一段不能平復的凈值“斷崖線”,而這對於私募基金經理後續發行更多、更大規模的産品,總是一個容易受注意的硬傷。事實上,業內一大佬級別的私募基金經理對此也曾總結,站在風口之上,豬也能飛上天,也就是説牛市中把業績做好並不難,難的是在下跌市、調整市中,保住收益,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在下跌段風控能力是獲得長期穩定收益的關鍵,這樣才能讓基金經理“活得久、活得好”。

  以往,基金經理對抗業績波動,只能通過倉位來控制,各類品種的配置來實現,這種擇時策略一般都依賴於基金經理的整體策略和個人判斷。不過最近一兩年,隨著各類衍生品的豐富,尤其是備案制私募産品對於投資標的限制減少,基金經理對抗風險的工具,已可以淘汰掉以往基於做多的風控方法。不過,從長期看,“業績曲線平滑之戰”仍是基金管理人需耗費大量心力去努力的事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