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2014年十大熊股:華映科技“送股”藏貓膩 負債高企

  • 發佈時間:2015-01-13 06: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的股市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格局:個股分化嚴重,有的牛股暴漲6倍,也有熊股跌幅超40%。其中,華映科技(000536)以全年34.63%的跌幅入圍2014年十大熊股。大股東推送股方案或是華映科技大跌的導火索。一位私募人士表示,送股補償帶來的巨大套利空間讓機構和投資者紛紛賣出,而導致了公司股價的大幅下跌。

  以送股代替承諾 “有貓膩”?

  華映科技前身係閩東電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11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于2009年經重大資産重組購買了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即“中華映管”)旗下四家液晶模組公司各75%的股權,重組後中華映管成為其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組過程中,華映科技公司大股東做出了兩條承諾,一個是在將自身資産注入上市公司,否則大股東將不減持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另一個則是在完成收購後降低與其關聯交易,不過兩項承諾都未能完成。

  2014年9月19日,在無法完成注入資産承諾的背景下,為補償中小投資者,華映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資本公積金按現有股本7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定向轉增4.5股。

  根據該送股方案,若投資者在9月24日買進公司股票的話,在複權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便會得到30.33%的套利空間,因此公司股價一度遭遇瘋搶。

  然而,在轉增股實施當日(9月25日),之前搶籌的機構及個人巨量出逃,股票“一”字跌停。公司股價跌停,引發了許多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成為公司股票下跌的主要推手。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公司股票在近3個交易日累計下跌了34.28%。此後,公司股價始終在下跌的陰霾中。不少投資者的套利操作以“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告終。

  對此,有的投資者懷疑大股東涉嫌欺騙,一分錢都不出就換取了減持的權利。甚至有投資者懷疑,大股東這個送股方案是為了保障公司在4月份推出的定增方案能順利通過。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4年4月28日,華映科技公司發佈公告稱擬取消原先注資以及禁止大股東減持的承諾,減持條件大為放寬,時間限定為18個月內。為了讓投資者通過變更議案,公司便推出了上述送股方案。

  不過,公司此行為一直遭到質疑,投資者認為公司大股東缺錢而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未來減持套現的權利。佐證之一是,公司大股東華映百慕大將其持有的5500萬股質押給了華鑫國際信託,而其累計質押股份已經達到了2.45億股,佔目前公司總股本的31.45%。

  《北京商報》援引一位私募人士的話:“送股根本就是控股股東的手腕,從頭到尾控股股東都沒有出一分錢,只是從賬目上降低了資本公積金,但換取了不注入資産也能減持套現的權利。”

  借貸融資“補血” 負債高企

  此外。華映科技的資金狀況也不樂觀。

  近年來,華映科技負債高企,2013年末期,華映科技總負債為60.18億元。2014年第一、二和三季度,總負債分別為65.65億元、59.01億元和71.02億元。截至2013年年底,公司的資産負債率為61.96%。

  與此同時,華映科技每年都要發行短期融資券以“補血”。2011年至2014年3月末,華映科技短期借款分別為9.11億元、13.96億元、36.34億元和48.79億元,佔總負債的比重分別為74.19%、55.06%、60.92%和74.32%。

  除了負債高企和依靠短期融資“補血”外,華映科技的主營收入還受制于公司實際控制人中華映管,主營業務收入的70%以上來源於後者的代工費收入。

  而中華映管近年來也連連虧損。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1-2013年,中華映管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614.71億新台幣、488.91億新台幣和586.6億新台幣;同期中華映管實現稅前利潤為-114.81億新台幣、-110.75億新台幣和-39.53億新台幣。如果中華映管未來經營出現較大波動,或對華映科技産生重大影響。(中國經濟網記者 邢曉宇)

華映科技(000536)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