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開發性金融助力經濟穩中求進

  • 發佈時間:2015-01-12 00:30: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郭濂

  2014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展望2015年,中國經濟將沿著新常態之路“穩中求進”。

  外部環境總體回暖

  從經濟大環境看,經歷了經濟危機後的世界經濟處在經濟週期的“波谷”地帶,各國經濟緩慢向上調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預計,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3.8%,各經濟體繼續不均衡的復蘇。

  得益於金融危機後一系列改革措施和科技創新,美國經濟強勁回暖,帶動房地産市場恢復,投資、就業數據向好。2014年第三季度美國GDP增長5%,創下11年來新高。預計2015年,美國經濟增長將達3%左右。作為世界經濟頭號強國,美國經濟加快恢復步伐,提振了各界對明年全球經濟的信心。儘管歐元區經濟恢復依然緩慢,拉美國家復蘇勢頭脆弱,但亞太地區經濟體的增長預期保持樂觀,預計2015年亞太經濟體的增長約為5.6%,繼續領跑全球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在7.1%左右;印度經濟增長約6.4%,高於2014年的5.6%;東盟五國的增長預期達5.4%。

  雖然全球經濟在2015年依然面臨地緣局勢緊張、世界金融市場流動性不確定和能源價格大幅波動等風險,但外部環境的改善為2015的中國經濟穩健步入新常態提供了有利因素。

  “三駕馬車”趨向平衡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從中國經濟自身情況來看,投資、消費和進出口貿易“三駕馬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例(數據)更為均衡;産能調整和結構升級繼續深入;伴隨著一系列調整政府與市場關係的改革措施的實施和發揮效果,中國經濟中長期趨勢穩中有進的預期良好。

  投資領域長期以來依賴政府推動的問題尚未完全理順,加之房地産市場降溫,依靠樓市帶動經濟增長的情況不可能持續,産能過剩等問題使2015的經濟健康平穩發展面臨挑戰,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政府會採取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連續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民生工程投資,依然能對國民經濟起到一定的穩定和托底作用。2014年下半年,國家批復了一大批機場、鐵路、公路、城市鐵路等基建領域項目,投資額超萬億元,這些投資將為我國2015年的經濟穩定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一系列促消費的政策措施的落地,社會消費穩步增長。2014年前11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值超過23.6萬億元,累計增長12%。居民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下降的態勢得到扭轉,消費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有力支撐。2014年我國物價溫和變動,對穩定居民消費預期起到了正面作用。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的價格連連走低,也有利廠商調降生産成本,為擴大和升級居民消費創造空間,居民消費將繼續承擔穩定和拉動國民經濟的重任。近期PPI數據在低位徘徊,廠商面臨較大的價格下行壓力,也要警惕物價過低給企業生産造成負面效應。

  在貿易領域,我國多年的貿易順差為國家積累大量外匯,增強了國際競爭力。2014年,國家陸續出臺有利外貿的政策措施,而美國經濟的復蘇和美元的升值也有利於我國對外貿易的形勢不斷向好。2015年,隨著世界經濟保持整體復蘇的趨勢,我國國際貿易和對外經濟活動的環境進一步改善,考慮到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和國際能源價格變化預期不明等全球經濟系統性風險外,預計外貿對國民經濟穩定發展仍將起到積極作用。

  改革釋放紅利

  2014年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圍繞十八大提出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目標,改革著力於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厘清各級政府的事權和財權;強化政府提供公共産品的能力;探索PPP模式,創新投融資體制,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民間資本開放;密集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等。

  各項針對社會公平的改革更是引人注目。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對中國經濟和社會全面現代化的制度約束。土地徵收、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新一輪土地改革“三箭齊發”,積極推動城鎮化,不但是針對“三農問題”,更是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出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與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並軌制度,顯示出中央改革的決心,極大地推進社會公平,完善社保制度,將有力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的進程。

  2014年提升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各項改革同樣搶眼。推廣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擴大對外開放;推進“一路一帶”戰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支援高鐵、核電等企業主動“走出去”。可以預期,隨著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和推進,將為2015年的中國經濟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改革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將利於中國經濟的中長期穩健和可持續發展。

  開發性金融“托底護航”

  2015年是中國經濟正式進入新常態的第二年,隨著經濟增速的下調,經濟發展穩中求進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開發性金融作為實現政府發展目標、彌補體制落後和市場失靈的一種金融形式,具有“逆週期”的特點,可為國家經濟和金融平穩運作“托底護航”。長期以來,開發性金融在支援基礎設施建設,國家經濟戰略項目開發,協調區域經濟發展,促進節能環保,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截至2014年11月,國開行累計發放棚改貸款7500多億元,累計支援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面積8.1億平方米,惠及834萬戶。在鐵路融資領域,國開行的貸款佔據了三分之一。國開行已累計發放鐵路貸款超過9000億元,支援了超過6億公里的鐵路線建設。

  2015年,開發性金融將繼續在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以及節能環保和民生工程等領域發揮其托底、支援和穩定作用,服務好國家戰略,為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之路護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