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阿根廷專家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增長趨勢未變

  • 發佈時間:2014-09-24 10:19: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葉書宏 趙燕燕  責任編輯:姚慧婷

  針對中國前期部分經濟指標回落和有關中國經濟降溫的論調,阿根廷經濟學家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應從長期和理性的視角審視中國經濟,中國長期經濟增長趨勢並未改變。

  阿根廷“管理與適應”諮詢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蒂亞斯·卡魯加蒂認為:“中國當前正在經歷全面經濟結構調整,這一過程並不容易而且需要時間。在此過程中部分行業出現數據波動是合乎邏輯的。”他指出:“至少在未來幾年調整期,中國經濟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高速增長,對此外界應當適應。”

  卡魯加蒂認為,中國經濟正在從增量累積向存量調整轉變,以實現可持續和更加公平的增長。他説:“長期來看,中國增長趨勢並未改變,相反,如果經濟結構調整能夠順利實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將會像30多年前啟動改革開放時一樣,得到又一次巨大釋放。”

  卡魯加蒂説,人們還需要考慮中國經濟經過多年增長後的經濟規模和較高基數,“長期持續高增長和對如此大經濟規模進行任何調整,都是有挑戰性的”。他指出,從工業數據回落判斷,應當儘快激活國內消費市場,緩衝國際市場需求下降對經濟的衝擊。

  阿根廷“魯維耶”商業諮詢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裏卡多·魯維耶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中國經濟數據前期有所回落是正常波動,不影響對中國長期增長的判斷。但是他也談到,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隨著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程度的加深,未來中國經濟將對全球經濟週期變化更加敏感。”

  魯維耶對李克強總理近期有關政府工作重點會放在經濟結構調整和解決長期問題上的講話表示贊同。他説,中國政府在創造就業和穩定物價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從政府公佈的就業數據可以看出,這些政策有助於財富的公平分配和社會正義,對經濟轉型期的中國社會也很重要。

  阿根廷拉普拉塔國立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阿烈杭德羅·西蒙諾夫認為,中國經濟指標回落只是暫時的,從數據分析來看,工業指標回落更多是因為國際市場需求減少所致,而中國當前正致力於激發國內消費市場,這説明以內需為導向的經濟轉型方向是正確的。

  西蒙諾夫並不贊同把中國經濟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進行簡單比較,“畢竟中國的經濟和市場規模要大很多”。但是他認為,“中國當前的經濟政策調整正在使這個國家的經濟更加健康,儘管未來隨著經濟機構調整增速會有所放緩,但長期看,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是積極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