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如何看待權重股行情

  • 發佈時間:2014-12-27 00:30:5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皮海洲

  最近一個時期,A股市場演繹了一輪指數型牛市。在權重股的輪番炒作下,上證指數一路攻克從2500點到3100點途中的多道整數關口,在從11月21日到12月22日約一個月的時間裏,上證指數上漲了30%左右。以金融股為代表的權重股上漲明顯,而中小盤個股漲幅有限,甚至不漲反跌。

  許多中小投資者因此“滿倉踏空”甚至“滿倉套牢”。行情的上漲不僅沒有讓這些投資者賺到錢,甚至把他們在熊市裏辛辛苦苦賺到的盈利,在這輪指數型牛市中虧光了。以至不少投資者對熊市充滿懷念,期待熊市早日歸來。對於這種現象,不少業內人士將其稱為是股市新常態,其言外之意就是爆炒權重股將成為今後股市的一種常態。

  應該説,本輪行情對權重股的炒作是有其合理性一面的。目前A股市場的權重股大多都是國有控股公司,也是通常意義上的藍籌股。近幾年股市持續低迷,一些藍籌股的價值明顯處於低估狀態。一個明顯的標誌就是,一些A+H股公司中的藍籌股公司,A股價格較之H股出現大幅折價。一些銀行股的市盈率跌到5倍以下,其股價遠遠低於其每股凈資産值。因此,在滬港通的背景下,這些藍籌股出現估值修復行情是很正常的。

  從國企改革的角度來看,混改是目前國企需要直面的問題,這也是未來幾年國企改革的一個重頭戲。而國企改革不僅會給國企帶來新的發展機會,讓市場對此充滿良好預期;更重要的是,在國企改革尤其是混改過程中,如果相對應的上市公司股價跌破凈資産值,這將導致國有資産流失,因而勢必成為國企改革的阻力。因此,國企上市公司的股價都有收復凈資産值的要求。這也成為近期大盤權重股上漲的一大動力。

  雖説藍籌股的估值修復是正常的,但採取爆炒的方式,甚至就連中石油這樣的恐龍股也連拉兩個漲停板,足見A股市場的浮躁,這與A股市場上各種題材股的炒作沒有什麼不同,不過是為了賺取二級市場的差價而已,而且是為了在最短的時間裏賺取最大的利潤。

  這種對權重股的爆炒也並非完全是業績説話,一些業績不佳的權重股,甚至是業績虧損的權重股,股價同樣被炒翻天。

  但這種對權重股的爆炒顯然不會成為A股市場的一種常態。因為經過本輪爆炒之後,權重股修復的兩個目標基本上得以實現。一是“國”字號大盤權重股股價基本上已經收復了每股凈資産值,這一上漲動力已經不復存在。二是A+H股公司中的藍籌股,其A股股價基本上都實現了相對於H股的溢價,有的“中”字頭股票,其A股股價較之於H股來説,甚至溢價過高。因此,繼續爆炒權重股的“正當理由”正在逐步失去。

  不僅如此,繼續爆炒權重股,不僅對股市自身的健康發展不利,而且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非常不利。就股市本身來説,這種爆炒極大地增加了股市的投資風險。一方面這種爆炒是以犧牲中小盤股作為代價的;另一方面這種爆炒也讓權重股本身充滿了投資風險。尤其是目前市場的爆炒,很多資金來自於杠桿融資甚至是高杠桿融資,一旦出現大幅下挫,將給這些融資炒作者以致命的打擊。而且在這種瘋狂炒作下,外資進入股市的速度會放慢,養老金入市更會避退三舍,包括T+0交易機制的推出將遭遇更大的阻力,並且這種爆炒將迎來大小非瘋狂套現,迎來上市公司瘋狂再融資。

  而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來説,這種對權重股的爆炒也是具有極大負面影響的。一方面這種股市流動性的氾濫,直接會對央行貨幣寬鬆政策的出臺構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權重股的這種爆炒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金流進股市,包括一些投向實體的資金也都吸引到股市裏,導致實體經濟的資金投入更加捉襟見肘,造成社會資金的巨大浪費。因此,這種爆炒權重股行情不應該持續下去的,中國股市需要的是健康牛市而不是瘋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