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拿什麼留住基金經理

  • 發佈時間:2014-12-27 00:30:5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昊

  截至12月23日,本年度離職基金經理人數已達202人。即使是事業部制、合夥人制等行業創新不斷,公募基金人才外流趨勢依然難以逆轉。近期,以上投摩根和中郵基金為代表,公募基金為了留住基金經理又祭出新招,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近期有媒體報道,上投摩根將拿出超億元公司自有資金,推行種子基金計劃,這在公募基金業內尚屬首家。種子基金計劃核心目的是為了成為公司內部的人才孵化機制和新業務培育機制。上投摩根表示,公司有意願的投研人員(包括基金經理、研究員、分析師等)均可按自己的投資策略建立投資模型,然後申請進行種子基金模擬電腦操作。試運作一定時間段後,公司將對其期間的運作進行績效考評。一旦被認可,公司將拿出自有資金,在合法合規框架下,設立種子基金産品,投研人員也可根據自身意願投入個人自有資金。

  無獨有偶,中郵基金近期也創新推出新的管理制度。中郵基金此前在公司內部發佈《關於成立基金經理投資工作室》文件,今年10月,以明星基金經理任澤松打頭的投資工作室就率先成立。任澤松投資工作室目前共計4名成員:2名基金經理和2名研究員。任澤松投資工作室有非常大許可權,工作室可以隨時向公司提出人員配置需求,甚至以工作室名義單獨招人,産品設計也以工作室需求和意願為主,工作室會結合自己對股票市場判斷及自身擅長投資領域,向公司提出産品設計規劃,公司産品設計部門和相關部門全力配合。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認為,目前公募基金投研人才流失的現實問題日趨嚴重,不僅基金公司間人才持續地跳槽,並且私募等對公募投研人才的爭奪、分流也越來越激烈,公募基金要長期留住人才不僅要提高薪資待遇,還要在機制上給予優秀人才發展空間與其共同成長壯大。同時也要注重不斷地培養更多人才,擴大基數。

  那麼,拿什麼留住基金經理?事業部制、合夥人制曾被業內人士寄予厚望,但目前來看,這類制度創新將取得何種成效還有待評估,而沒有採取這些機制的基金公司如何留住基金經理也是一個更加現實的課題。

  有太多原因來解釋公募基金經理為何喜歡“奔私”。更誘人的激勵機制、更靈活的交易機制、更輕鬆的人際環境,似乎制度上創新還難以解決這些根源性難題。對於那些管理資産數千億元的大型公募基金公司而言,保持業績中庸似乎既是結果也是動機。深圳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投資總監甚至坦言,既然成長股不適合大型公募投資,那麼側重低估值藍籌股就是公司必然的選擇。

  那麼問題就變成如何留住優秀的選股型基金經理。至少從目前行業現狀看,這一難題依然無解。這一問題背後是公募基金話語權下降,隨著産業資本和私募勢力崛起,公募基金像2007年那樣掀起藍籌泡沫似乎已成為歷史。而公募基金整體業績平庸化似乎與市場穩定器期許並不相悖。這是一個新的市場常態,公募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似乎不是如何留住優秀的基金經理,而是如何留住合適的基金經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