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人工智慧挂帥 日本搶佔尖端製造高地

  • 發佈時間:2014-12-19 00:30: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枕河

  作為工業化強國,日本的工業4.0具有極為鮮明的特色,日本老齡化問題非常嚴重,該國政府在通盤政策考慮時十分重視的是對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的企業給予優惠稅制、優惠貸款、減稅等多項政策支援,使得人工智慧技術能夠在日本取得長足發展。

  此外,儘管資訊化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但日本政府從未減少過對高端製造業發展的重視,近年來更是大規模推出技術戰略規劃,同時加大了對3D列印等新興技術的投入。

  人工智慧成突破口

  日式工業4.0的一大特色即對人工智慧産業的探索,以解決勞動力斷層並支援未來的工業智慧化,而其首先應用的領域就是工業化生産線。

  由於政府政策支援,日本通過改革技術採用智慧化生産線的企業越來越多。以日本汽車巨頭之一本田公司為例,其通過採取機器人、無人搬運機、無人工廠等先進技術和産品,加之採用新技術減少噴漆次數、減少熱處理工序等措施把生産線縮短了40%,並通過改變車身結構設計把焊接生産線由18道工序減少為9道,建成了世界最短的高端車型生産線。

  業內人士指出,日本工業機器人産業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普及工業機器人,而今已在發展第三、四代工業機器人的路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日本希望借助在該産業的高投入以解決勞動力斷層問題,降低高昂的勞動成本並支援未來的工業智慧化。

  智慧化、最大程度減少人力無疑是新型工業所追求的目標,但與許多公司僅僅通過簡化和分解流程不同,本田將盡可能多的任務集中到一個流程之中,從而實現生産線的精簡以及部件的一體化。這不僅有助於更有效地利用資源,也有利於生産的高效和彈性。但這也同時加大了人工智慧化的難度,進行生産的機器人必須具備更高水準。此外,本田目前在其工廠實行全球標準化車間,其中只要某個工廠存在獨特的生産,這些非標準的工序就會被撤離主生産線,轉移到副裝配線區,不會對標準智慧化生産帶來擾亂。

  作為電子巨頭之一,通過機器人、無人搬運機等創新,佳能公司從“單元生産”到“機器單元”,再到創立世界首個數位照相機無人工廠,大幅度地提高了成本競爭力。

  另外,日本採用小型智慧設備的企業增多。作為汽車行業的“幕後大佬”,著名零部件公司日本電裝公司通過對鋁壓鑄件的生産設備、工藝進行改革,使得鑄造線生産成本降低了30%,設備面積減少80%,能源消費量降低50%。成本大幅降低,加之日本車企銷量大幅增長,近幾年在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排名中,日本電裝都位居前列。雖然日本電裝的業務覆蓋面很廣,但能被消費者熟知的仍是火花塞及導航系統,而成本高低對此業務的影響更是非常明顯。

  高端製造業成立國之本

  不同於歐美等更為重視資訊化産業,日本始終沒有放鬆製造業的發展。日本在振興本國機械工業之初,就曾專門制訂了《機械工業振興法》,之後又根據進展情況先後三次對其予以修改。20世紀70、80年代,當美國把製造業視為“夕陽工業”,熱衷於把科技發展的重點置於高技術和軍用技術時,日本就悄悄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先進製造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上,從而在國際競爭中後來居上,動搖了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

  進入21世紀後,日本依然堅信製造業是立國之本,並清醒地認識到,資訊化離不開發達的製造業,大力發展資訊技術的同時不能降低製造技術的重要性。日本首相的諮詢機構“製造技術懇談會”向政府提交的報告就強調,製造業是日本的生命線,沒有製造業就沒有資訊産業和軟體産業。日本政府認為即使在資訊社會,製造業永遠是需要加強和促進發展的基礎産業。

  此外,日本特別強調加強製造業的技術基礎。在政治家、企業家及工會的推動下,日本政府1999年起草了《振興製造業基礎技術基本法》,這一法規認為,産品的設計、製造是支援日本的基礎。日本經濟産業省2000年制定了“國家産業技術戰略”,為生物、資訊通信、機械、化學、能源、材料、環境保護、航空航太等13個産業部門確定了發展目標及其所需要的戰略舉措。這一戰略的核心是研製新材料和開發新的製造工藝,主要包括:通過離子束、同步加速器輻射光、鐳射和電子束等手段,研究開發先進的半導體元器件加工製造技術,利用微型機械技術推動機械製造業發展等。

  尖端技術蓄勢待發

  近年來不論是日本企業還是政府更是加強了對尖端技術的研究和投入,希望在競爭中能不輸歐美。從日本政府層面來看,其非常重視從整體上對産業和行業進行佈局。

  日本政府近期加大了開發力度,加大對3D印表機等尖端技術的財政投入。2014年,日本經濟産業省繼續把3D印表機列為優先政策扶持對象,計劃當年投資45億日元,實施名為“以3D造型技術為核心的産品製造革命”的大規模研究開發項目,開發世界最高水準的金屬粉末造型用3D印表機。

  業內人士指出,製造業強國日本在3D列印産業中佔據不小的份額,但應看到最主要的3D列印技術及龍頭企業仍集中在歐美。因此日本政府採取了相應的政策來支援3D列印這一朝陽産業,以全面提升其在新工業時代的競爭力。(本系列完)

  位於橫濱的一家日産汽車製造車間

  新華社圖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