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牛市的十大武器 避免“滿倉踏空”尷尬
- 發佈時間:2014-12-06 08:44:4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湯婧
牛市來了。許多普通投資者不知所措,手中的武器到了用時方恨少;即使有武器也早已刀槍入庫,不識彎弓射大雕,甚至出現“滿倉踏空”尷尬。其實,戰勝牛市就是戰勝自己,武器就在你身邊,關鍵要有剋敵制勝的勇氣。
趨勢——戰略武器。只有牛市才有趨勢性機會,因此,投資者把握趨勢就是掌握戰略武器。2008年慘痛的經歷告訴投資者,不要與趨勢為敵,熊市來了應及時躲避。2009年的恢復性上漲則告訴大家,耐心等待市場真正的底部到來,只有形成趨勢性機會才能放心買進。而本輪新牛市又告訴我們,不要與趨勢過不去,只要勇於持股,就能成為最大的贏家。
從歷史經驗看,普通投資者由於資金量小而買賣僅需分秒之間,所以不必太提前進場。最好做趨勢的追隨者,適宜採用右側交易原則。在股市投資過程中,只有認清趨勢和空間才能採取正確的投資決策,才能保持穩定的心態。
估值——戰術武器。如果説戰略武器是用在大方向上,主要用於威懾作用,那麼,戰術武器則是注重實用性,運用於實戰。在這個意義上説,估值就是戰術武器。估值驅動重回市場,是本輪牛市最大的特點之一。
很長時間以來,A股市場受到全流通、限售股解禁和經濟轉型的影響,以權重藍籌為標桿的估值體系面臨挑戰。滬港通的開啟,幫助A股市場樹立大盤藍籌估值糾偏機制,推動內地投資者投資理念與國際接軌,有效提升藍籌的估值水準,使A股市場合理估值回歸。本週四“A股一哥”中國石油漲停,是重塑A股估值體系邁出的第一步。
重組——牛市預警機。牛市有預警嗎? 老股民説,重組是牛市到來預警機。很少人知道,發起於今年7月22日的本輪大行情與重組潮有關。8月18日,15隻個股臨時停牌時,老股民們恍如隔世,難道2006年、2007年的牛市再現了?他們查閱了當天數據,A股市場已經有228隻個股停牌,其中滬市66家,深市162家,佔據了可交易A股的9%。有老股民表示,這一現象與大牛市時十分相像。
由於重組往往伴隨著股價連續漲停的賺錢效應,這必然成為吸引新增量資金進入股市的先決條件之一。隨著週邊資金的進入,股市才有可能重演幾年前的大牛市。
天量——牛市的空中加油機。本週三,滬深兩市單日成交創下9149億元的歷史天量。本週五,這個數字再次被刷新,達到10760億元。萬億天量成交意味著有大量週邊資金跑步入市,場內資金也在不斷地積極調整投資結構,其背後是市場信心的恢復,是管理層搞活股市政策發酵。
一般來説,牛市初期天量成交通常不是見頂信號,而是“空中加油”,天量震蕩洗盤後更有利於行情發展。有人擔心這種天量水準不利股市良性運作,其實衡量成交量是否正常,最直接的標誌就是看它有沒有持續性。3天的成交量告訴我們,它是正常的。
低價股——冷兵器。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藥、炸藥等熱能打擊系統、熱動力機械系統和現代技術殺傷手段,在戰鬥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武器裝備。從這個角度看,低價股是戰勝牛市的冷兵器。找準價格遠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個股大膽、自信地介入。在選股方面,選擇相對估值合理並有一定潛在上漲空間的股票。
熱門股——熱兵器。由於現代技術、爆發力、大數據、大規模、資訊化,使股市進入了“熱兵器時代”。股市比過去任何時候更容易出現熱點板塊和熱門股,這是新牛市的基本特徵。
通常“熱”跟蹤技術可採用行業龍頭策略。譬如滬港通開啟帶來藍籌龍頭的崛起。中長期來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藍籌龍頭將成為核心資産。從外資涌入的行業配置來看,再尋A股核心資産,最看好藍籌龍頭。
融資融券——進攻型武器。隨著融資融券業務的資金門檻降低和近來大盤的回暖,開通兩融業務的人多了很多,兩融規模已超過8000億。很多人想借助這個投資工具在股市的上漲行情中大賺一筆。也有很多散戶是衝著兩融客熱捧的漲停板黑馬去的。來自超大戶的新增資金以前主要投資産業包括地産、鋼貿等,他們才是融資融券加杠桿的主力。這些超大戶對風險忍受力很強,是股市進攻型新軍。散戶可以搭其順風車,但隨時要警惕融資客過河拆橋。
高股息股——防禦型武器。與融資融券加杠桿進攻不同,高股息股往往作為牛市中的防禦武器。隨著A股市場與國際接軌,現金分紅逐漸成為投資者投資回報的重要形式,上市公司對於投資者的分紅無疑是市場投資價值的重要衡量標準。從歷史數據來看,高分紅的組合可以獲得較高的超額正收益。
降息——震撼彈。降息不可能經常發生,但一旦發生,就像一枚震撼彈,震動市場。可以説,作為震撼彈,降息主要對機構資金産生震撼作用。沒有降息震撼彈,超大資金就不會進場。央行首次降息後進入微妙的觀察期,從降息歷史看,央行不會一次收手。成功預測中國央行本季度降息的巴克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常健預計,中國央行將在明年一季度削減貸款利率。
滬港通——遠端導彈。滬港通機制與現QFII、QDII、RQFII等機制形成互補,拓寬了國際投資者投資A股的渠道。 另一方面,滬港通業務的推出將助力內地券商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幫助其進軍國際金融市場,提升其國際化水準,增強其整體實力。因此,滬港通更像是遠端導彈,其目標不在眼前,而是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