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退市新規推動A股估值體系重塑

  • 發佈時間:2014-11-17 02:22: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顧鑫

  《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自11月16日起施行。新版退市制度的實施將導致殼資源價值進一步回歸理性。長遠來看,A股投資者的投資偏好將進一步貼近國際成熟市場,市場的風格切換迎來長週期拐點。

  首先,《意見》明確了欺詐發行、重大資訊披露違法等屬於重大違法行為,而此前這些並不明確,沒有上市公司真正因此受罰,它的實施將導致殼資源價值下降。部分“不死鳥”公司的存在助長了炒作績差股的歪風,扭曲了市場資源配置功能,而退市意見要懲戒重大違法行為、引導理性投資,再加上目前借殼上市與IPO標準趨同,這意味著殼資源價值進一步向理性回歸為大勢所趨。

  其次,《意見》對主動退市概念進行了細化和明確,主動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在審核程式上明顯優於強制退市公司,這給上市公司開展市值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把拳頭縮回去是為了更好地打出來,主動退市可以方便企業實施産業整合、淘汰落後産能,而重新上市將獲得更高估值,利於企業擴張,並給投資者帶來更好回報。

  再次,隨著註冊制改革逐步推進,《意見》仍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因而對於A股估值體系的影響可能並不是立竿見影,而是逐步發酵,最終産生深遠影響。從理論上講,A股市場要實現新的均衡,應實現大體的進出平衡。未來的情形應是上市端進一步鬆動,退市端進一步發力,也就是新股不再那麼稀缺,績差股投資風險加大,這將抑制不正常的炒新、炒差行為。

  最後,退市制度對於A股估值體系的影響並不是單獨發力,滬港通的啟動、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多層次市場健全和完善都將使得A股的估值體系發生變化,總體而言,A股的估值體系將更貼近國際市場,低估值、高分紅的藍籌股將更能獲得投資者青睞,而上市公司要提升估值水準則應完善公司治理、加大分紅力度、真正以股東價值最大化為出發點進行生産經營、更加重視環保和社會責任,僅僅靠策劃熱點題材來提升估值將難以奏效。

  A股市場並不會自發從一個均衡狀態過渡到另一個均衡狀態,需要借助外力,也就是多項改革舉措的推出和順利實施。任何一項改革的單兵突進都難以奏效,而當前資本市場的多項改革和監管轉型正穩步加快推進,有理由對退市制度市場化、法治化、常態化的實現和最終註冊制改革的成功持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