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成為自控力專家
- 發佈時間:2014-11-15 00:32:07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鵬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的《自控力》是一本充滿挑戰同時也很有意思的書:它脫胎于作者在斯坦福校園備受讚譽的“自控力科學”課程,不僅每章都講述了一個關於自控力(同“意志力”)的中心概念及其原理,能夠讓校園之外的人系統了解如何認識和培養自控力,同時每個章節還附有基於科學研究或理論的“深入剖析”和“意志力實驗”,對於經常面對自控力挑戰困擾的人們來説,更有一種身臨其境、如獲至寶的感覺。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並且人與人之間最主要的差異體現在文化、世界觀和性格這三個方面,三個變數交互作用。但是,如此認知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仍然過於宏觀和籠統,不僅對我們深入認識自我作用不大,同時對於個人實際生活幫助甚少,比如減肥或者控制財務狀況等。凱利·麥格尼格爾會告訴你:自控力區分了每一個人,它實際上是“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這三種協同努力的力量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並且頑強的自控力是一個人最突出的優點。高瓴資本張磊曾經撰文提到,他看過一個研究報告發現成功與智商等關係都不大,但與兒時就展現的自我控制力有極大的關係。“在多數人都醉心於即時滿足的世界裏,懂得用滯後滿足去進行交易的人已先勝一籌了。”
而自控力又是如何衡量的呢?這涉及到自控力的科學基礎。作者首先區分了應激反應和“三思而後行”這兩種反應模式。前者的起因是你意識到外在威脅,大腦和身體進入自我防禦模式;後者則是意識到內在的衝突,你需要三思而後行也就是所謂的自控力,讓自己放慢速度抑制衝動,避免做出很可能後悔的事情。從心率、血壓、呼吸等諸多生理指標上看,應激反應和“三思而後行”兩種反應模式結果是截然不同的。而在“心率變異度”這一被認為是最佳的生理學測量指標上,當人們産生應激反應時,交感神經系統發生主要作用,此時心率升高,心率變異度降低;當人們成功自控時,副交感神經系統發揮主要作用,此時心率降低,心率變異度便會升高。因此,心率變異度能很好地反映意志力的程度。
至於為什麼有人在意志力挑戰面前有更高的心率變異度,而有些人卻有明顯的缺陷?作者認為,我們無法明確地預知未來,這為我們帶來了誘惑的同時也帶來了意志力考驗。但是,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意志力儲備,比如你吃什麼或是住在哪,甚至任何給身心帶來壓力的東西都會影響自控力的生理基礎,而冥想、鍛鍊、保證良好睡眠、保證健康飲食、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參加宗教活動等,能夠讓人減輕壓力、保持健康。不過,作者也指出,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有極限,因為自控力用得太多會讓人疲憊而無法自控。“為了避免壓力導致的意志力失效,我們需要找到能讓我們真正快樂的事物,不是虛假的獎勵承諾,也不是空洞的改變承諾——認識自我、關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自己相信什麼,選擇自己要做什麼。”
凱利·麥格尼格爾《自控力》這本書很容易會讓人想起凱文·凱利那本《失控》。當然,《失控》的核心並不是“失去控制”,它講的是人類智慧的構成:“蜂群式的集體中,每一個個體都要受到周邊的影響,要嵌入別人的行動之間,在一個生態體系裏面運作。這個整體是沒有中心,但它的創造力卻是極大的。”如果結合《失控》再去看《自控力》可能會有非同一般的感受,那就是我們生活在一個看似緩慢卻急劇變化的世界,了解自我、追求自我沒有止境。即使自控最成功的人,也要心胸開闊,認識到自我局限,須知獲得真理是一個學無止境、永遠追求的過程,希望即時滿足的時候學會取捨避免衝動,應該延遲滿足的時候學會等待和屈服。説到底就是因為我們是人,帶著人的一切。
誠如作者凱利·麥格尼格爾在該書末尾所述:“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請保持科學家的心態。嘗試新鮮事物,收集自己的數據,根據證據作出判斷。對出人意料的想法保持開放的心態,從失敗和成功中汲取經驗教訓。堅持有效的方法,和他人分享你了解的知識。面對複雜的人性和現代社會的誘惑,我們最好能做到這幾點。但是,如果我們能保持好奇心和自我同情,那對付他們就綽綽有餘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