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工具倚重創新型 調控突出價格型

  • 發佈時間:2014-11-11 00:26: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安信證券固定收益部 袁志輝

  在日前發佈的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前期坊間盛傳的PSL、MLF等創新政策工具首次獲公開披露。從SLO、SLF到定向降準,再到PSL、下調正回購利率、MLF,今年初以來,央行宏觀調控的方式方法不斷推陳出新,貨幣政策向結構化、價格型方向轉型的特徵日益明顯。

  資金利率本質上取決於資金供需雙方力量的動態均衡。今年以來,儘管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率時而下滑、時而回升,資金面持續寬鬆以及資金利率緩步下行的總體趨勢始終沒有改變,主要原因在於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導致投融資需求萎縮,資金面呈現出衰退式的寬鬆。反觀2013年,較高的超儲率也未能阻擋旺盛融資需求拉高資金利率。

  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貨幣供應總量的相對充裕有效引導了市場利率的回落,並帶動債券等金融資産收益率也出現一定下行,但是佔社會融資規模比重超過45%的貸款的利率降幅仍舊有限。截止到三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僅從去年底的7.20%降至6.97%,第三季度環比還出現了輕微的上行,一般貸款利率較去年底甚至有所上行。相比債券等融資工具利率的降幅,貸款利率仍“站在高崗上”。經測算,年初時加權平均社會融資成本為6.36%,到三季度末僅回落到略低於6%的水準,而上市公司加權投資回報率不足5.5%,如果融資成本長期居高不下,私人投資必然受到抑制,對經濟結構轉型及短期穩增長將産生較大壓力。因此,當前的主要矛盾並非資金供應不足,而是資金利率偏高。考慮到數量型政策調控的傳導效果減弱,年初以來央行逐步提出“利率走廊”的管理模式,通過對資金利率曲線形態的塑造來健全央行的利率調控框架。

  為了強化價格型調控和傳導機制,央行必須有足夠的工具。目前在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箱中,公開市場操作、SLO/SLF等已經能夠較好地調控短端利率水準。央行年內至今三次下調正回購利率,對當期Shibor、質押式回購利率等短期市場利率均産生較為明顯影響。但在無風險收益率曲線還不夠完備、利率傳導機制並不十分順暢的情況下,央行完全通過調控短端利率水準來調控經濟還不是很現實。適時創設一些新型貨幣政策工具,來影響和引導中長期利率水準仍然是必要的。PSL及各種形式的再貸款主要調節偏長期利率,從央行對國開行的巨量PSL來看,期限3年左右,利率則明顯比同期國開債低,能有效壓低長期利率;9月、10月,央行通過MLF向商業銀行分別投放基礎貨幣5000億元和2695億元,意在構建中期利率調控工具。至此,完整的政策利率曲線初具形態,央行向價格型調控轉型初見成效。

  隨著預算軟約束融資主體的預算逐步硬化,實體經濟主體對利率敏感性日益提高,價格型調控工具的有效性也將提高。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防範金融風險的任務也較重,預計央行將維持適度偏松的貨幣政策,繼續沿用價格型調控工具。未來資金利率有望在偏低的位置上窄幅震蕩,R007波動中樞將維持在2.5%-3.0%。(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