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新玉米集中上市 靜待臨儲指引

  • 發佈時間:2014-10-23 00:31: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實習記者 葉斯琦

  目前國內玉米正處於收割季,玉米價格正處於供給增加帶來的價格下挫階段。本週以來,大商所玉米期貨主力合約1505震蕩偏弱。分析人士指出,玉米期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國內玉米季節性供應壓力,目前已經進入政策敏感期。在糧食價格處於相對高位的情況下,玉米臨儲價格維持穩定的可能性較大,在此情況下,政策對價格難以起到提振作用。

  國內玉米震蕩偏弱

  本週以來,國內外玉米期貨合約漲跌互現。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大商所玉米期貨主力合約1505在3個交易日內漲跌交替,截至昨日累計微跌0.34%。相比之下,外盤玉米期貨表現強勢。芝加哥CBOT玉米主力合約在本週前兩個交易日累計上漲2.3%。

  “目前國內玉米正處於收割季,按照農産品季節性價格走勢來看,收割季新糧上市,放鬆供給,價格下挫屬於正常現象。”中糧期貨分析師範婧雅指出,從現貨市場價格來看,南北港口及華北、東北主産區在收割季價格均承壓下挫。今年夏季,即收割季之前,由於河南地區的乾旱炒作,玉米現貨價格曾一路攀升,小麥和玉米價差倒挂——重蹈2012年的覆轍。目前價差關係得到修正,玉米飼料用量恢復正常。

  至於外盤強勢表現,華泰長城期貨研究報告指出,本週周初美玉米期價主要利多因素有三點。首先,美玉米帶南部和東部地區降雨較多,影響美玉米新作收穫進度。其次,美玉米需求數據表現良好,週一公佈的美玉米出口檢驗量較上周大幅增加,週四公佈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美玉米出口銷售量高於市場預期,為2012年4月以來最高水準。第三,美元指數大幅回落,美國股市亦有持續大幅下跌,市場傳言稱部分股市資金流入大宗商品市場。

  “外盤走高主要是前期玉米期貨價格持續回落後,空頭回補,同時美國玉米種植帶天氣情況不利於收割,導致收割進度緩慢,對外盤期貨形成一定動力。”卓創資訊農業分析師劉棟説。

  當前,全球玉米基本面偏弱情況基本穩定。歐盟糧食商會(Coceral)稱,2014年歐盟28國玉米産量將達到創紀錄的7279萬噸,比上年的6315萬噸增長約15%,也高於6月份預測的6460萬噸。相比之下,美國農業部的預測為7102萬噸。

  分析人士認為,內外價格分化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的進口配額政策。為保障主糧安全,玉米近年來進口配額都被設置在720萬噸的水準,相較于2億多噸的産量可謂鳳毛麟角,所以內外盤聯動性遠不及大豆等經濟作物。

  臨儲政策料難提振

  今年,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將繼續執行,不過截至目前,具體政策仍未公佈。

  市場人士指出,綜合來看,從目前基差水準來看,玉米期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國內玉米季節性供應壓力,目前已經進入政策敏感期。

  “如果臨儲政策中最低保護價與往年持平或低於往年,期價可能走低。而從已公佈的2015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維持不變情況看,在糧食價格處於相對高位的情況下,玉米臨儲價格維持穩定的可能性較大。”劉棟認為,此外,還要關注臨儲收購的數量情況,如果臨儲收購量比較大,市場供應糧源不足,價格可能會上漲;相反,如果臨儲收購量較小,價格可能會下跌。

  按照歷史經驗看,如果不出意外,距離臨儲政策的公佈尚有時日。范婧雅表示,整體而言,預計政策對價格難以起到提振作用。基於收割季承壓、新糧豐産、政策調整可能利空價格等因素,短期玉米可能繼續走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