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高位震蕩 半倉操作

  • 發佈時間:2014-10-18 00:31:0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半倉操作 落袋為安

  中國證券報:9月CPI同比上漲1.6%,創近四年半以來新低,PPI同比和環比跌幅雙雙擴大,且同比連續31個月負增長。目前內需不足、産能過剩依然是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問題。未來政策是否會進一步放鬆?

  汪濤:內需滑坡、通脹下行表明政策有必要進一步放鬆。央行和銀監會已于9月30日放鬆了房貸政策,這是本輪迴調以來房地産政策最明確、最重要的放鬆。短期內,放鬆限貸應會多少有助於提振市場情緒,助推房地産銷售,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的財務狀況。但我們認為政策放鬆無法扭轉房地産部門的結構性下滑,因此不可能使房地産活動顯著反彈。展望未來,我們預計“金九銀十”之後房地産建設活動將進一步放緩,從而給內需乃至其他行業的生産活動帶來越來越大的拖累。

  在上述背景下,政策定力將面臨越來越大考驗,我們預計未來一個季度寬鬆措施將加快推出。但考慮到目前為止就業仍然穩健,預計短期內穩增長政策仍將在“定向”、“微調”框架下被動應對。我們認為下一步的政策選項包括:降低首套房貸首付比例、加快開工一批重大基建項目、加快推進有利於釋放增長動能的改革等。

  中國證券報:本輪大盤反彈幅度已接近20%,目前面臨週邊市場波動、三季報業績證偽以及滬港通利好兌現等壓力,後市會否陷入階段調整?投資者是堅守還是減倉?

  宋志雲:近期A股市場走勢相比港股及歐美股市,顯現出較強抗跌性,遇利空不跌反漲,顯示出市場人氣相當旺盛。實際上,始於今年七月的這一輪反彈行情的一條主線就是改革創新、簡政放權。如果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全面改革開放被形容為“摸著石頭過河”,是在淺水區,那麼現在的改革則是在“沒有石頭可摸的深水區”行進,是深化改革,是觸及現有利益者的變革,因此,市場投資者才寄予莫大期望,各種改革題材基本上都受到市場的普遍炒作。接下來,市場要等待的就是政策落實以及改革力度是否與市場預期相匹配。另一個熱點就是滬港通,滬股通的開通無疑對滬市低價、低估值大盤藍籌股帶來利好,一些低價國企大藍籌表現非常搶眼,但美中不足的是銀行、地産板塊整體按兵不動,值得深思。

  談到三季報業績因素,由於不用審計,其對大盤及個股的參考價值一般會低於半年報及年報。從技術面看,滬指已逼近2400點整數關口,調整壓力越來越大,但在正式調整前,估計還會有一個上衝2400點的過程,其主力品種有可能就是金融與地産。因此,操作上建議對前期漲幅不大的品種仍可暫時持有,而對漲幅過大又沒有業績支撐的股票儘量落袋為安,半倉為宜。

  丁德武:短期看滬綜指在周線有效跌破2346點支撐位的情況下,預期或有調整到2280點附近的可能:一是一線藍籌(上證50)形態不盡如人意;二是前期表現火爆的軍工板塊近期一致性減弱並出現分化;三是防禦性的醫藥板塊一波行情形成因素(滬港通、人口老齡化、經營業績、埃博拉病毒和登革熱疫情的蔓延以及季節因素的流感病患等)複雜,可持續性值得商榷;四是兩輪強勢逼空行情之後對前期獲利盤消化、整固;五是隨著A股市場高位震蕩、風險暴露,市場對融資盤獲利回吐的擔憂逐步升溫,需要警惕融資融券對A股市場助漲助跌的“雙刃劍”作用。六是週邊市場波動特別是美國科技股大幅下跌,對主機板及創業板TMT等個股影響較大。

  地産股反彈高度有限

  中國證券報:近期房地産利好頻頻,各地方政府紛紛取消限購政策,央行“認貸不認房”新政落地。這些利好政策能否扭轉樓市預期?房地産行業會否重新回暖?地産股能否走出新一輪上漲?

  宋志雲:本輪反彈行情中,銀行、地産這兩大板塊漲幅相對滯後,沒有太好的表現,而在政策面,房地産利好消息卻是不斷。雖然救市舉措相當明顯,為何房地産板塊不為所動?我個人認為,這跟市場對樓市未來走勢預期有關。現在房價太高已是不爭事實,未來房價逐步下跌,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將是大概率事件,政策放鬆的目的是為了盤活在房地産市場的巨量資金,讓這塊資金流動起來。現在的問題是,流向哪?我個人認為,股市是其中之一。國人投資有買漲不買跌的習慣,除剛需外,投機型買房資金只會出不會進,因此,樓市新政難以扭轉市場對樓市預期。長期看,只有當樓價接近投資者心理預期時,樓市才會回暖。至於地産股,我個人認為該板塊後期會有反彈,但高度有限。

  中國證券報:沉寂已久的醫藥股近期走勢強勁,經歷長期調整後醫藥股估值不貴、漲幅不多、業績增長預期明朗,在大盤高位盤整資金恐高情緒蔓延背景下,是否應該加倉醫藥股?細分板塊中看好哪些品種?

  丁德武:最近,多個研究機構的觀點和基金換倉調倉的行業個股一致指向醫藥板塊,其原因是:“滬港通”開啟港人對中藥板塊的期待、人口老齡化將提升相關醫藥行業經營業績、部分醫藥股存在補漲、埃博拉病毒和登革熱疫情蔓延以及季節因素的流感病例增加。從盤面資金流向看,資金也確實流入了部分醫藥股。但個人以為醫藥板塊一波行情形成因素複雜,可持續性值得商榷。生物制藥等個股存在短線炒作機會;中藥個股少、缺乏聯動性,並且其存在使用區域、人群和沒有國際標準等軟肋,同時缺乏生物制藥成長性想像空間,可當作中長線配置。

  關注結構性機會

  中國證券報:近期如何操作?看好哪些品種?

  宋志雲:9月CPI持續低位運作,為政策調控提供了空間。近期央行寬鬆政策持續加碼,年內已連續三次下調正回購利率,未來降準、降息的可能性將進一步提升,給股市帶來利好。同時,大盤藍籌股的低估值也封殺了大盤持續下跌空間,但經濟的不景氣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主力機構資金參與熱情,外加大盤經過連續上漲後短期上升空間有限。因此,大盤短期有調整要求,但不改中期向好趨勢,後期市場仍將是局部行業和個股的結構性機會,並分佈于中游製造行業和下游消費行業,操作上,可重點以結構調整、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為主線進行佈局。

  丁德武:指數關鍵點位在過去的幾個交易日中沒有跌破,市場在小區間(2346-2370點)找平衡,處於艱難的方向選擇中。高拋前期大幅上漲同時目前在高位震蕩的個股,保持五成倉位可進可退。

  其一,關注環保板塊:治理霧霾,根本出路是能源發展轉方式、調結構,重點是降低煤炭消費,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核電、風電以及近期國家重金投入的水電;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尾氣排放治理;脫硫脫硝的排放治理等環保個股如凱美特氣(002549)。農村城市化和城市戶籍制度的實施:相關的醫療、衛生、教育,特別是城鄉人民的食品安全的安排落實。

  其二,“防禦型”消費類板塊個股值得配置,如海南椰島(600238)。隨著阿里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國內物流業的逐步成熟和人們消費習慣的形成,全球性物流相關産業公司值得期待,如鐵龍物流(600125)。

  其三,在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晰了國企改革的方向及路徑,“發展混合所有制”是重頭戲。引入混合所有制,提升國有企業經營活力和成長性預期等,大大增加投資者對國企藍籌股的關注度,如深紡織(000045)的偏光片項目就是其邁出戰略轉型的決定一步。我們認為發展混合所有制在很長時間內都是市場熱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