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在低價股中潛伏

  • 發佈時間:2014-10-11 00:31:1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掘金之旅

  □周鳳遲

  老劉首次進入股市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當時大街上及公交車上等都在議論王府井北京城鄉要發行股票的事情。那時,股票對於絕大多數國人來説還是稀罕物,所以大家的熱情都非常高,老劉也加入到了這場洪流之中。但他並沒有參與打新王府井、北京城鄉等本地股,而是在二級市場參與廝殺,他覺得那樣更有意思,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操作水準。

  股市是一個不確定性極為突出的市場,風險時時刻刻都存在,但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不確定性的東西越多,駕馭的難度也就越大,獲取暴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這一切只能在二級市場上最終體現出來。老劉先後操作了王府井、北京城鄉、北京天橋(現名信達地産)、北京天龍(現名電子城)等本地股和一家上海本地股延中實業(現名方正科技),經過十來回的折騰,總共獲利5萬多元。

  此後,老劉抱著這5萬多元東擋西殺,頻繁進行短線操作,但效果不佳,只賺到6000元。老劉説他之所以折騰半天還沒有什麼收效,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操作次數過多;二是老跟中高價股過不去,手裏就那麼一點錢,還在中高價股票上進進出出,豈能撈到什麼好處,純粹成了券商的打工者。後來,老劉大幅度地降低股票的操作次數,能不操作的就不操作,多看少動,這樣就減少了不少不應有的失誤,特別是不再碰中高價股票,因為它們有時就像“瘟神”,讓人捉摸不透,一兩個跌停就有可能使你前功盡棄,或者説拱手將利潤交給別人,實在划不來。

  經過一段時間操作和摸索之後,老劉認為投資者在瞄準低價股時,首先應當剔除銀行之類的低價大盤股,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股票堅決不碰,除非它們的價格都跌到2.5元以下,此時市場處於異常低迷的階段才行,也盡可能地不沾中檔價格的銀行股票,前者是活躍度極低,幾乎找不到可以有效盈利的空間和時間,後者往往又是曇花一現,處在似套似盈的中間地帶,一般的投資者幾乎難以把握,這樣的情況可謂屢見不鮮。馬鋼股份是許多投資者都非常熟悉的股票,其超低價格就是它的重要標誌,老劉也是熱衷於這只股票的操作,在不到3元時,老劉買了5萬股,目標位是4元。

  在2000年至2007年那波超級行情中,雖説馬鋼股份的表現遠不如那些騰雲駕霧的股票,但老劉也賣到了10元,心滿意足,因為畢竟收益遠超當初的預期,這就是一個不小的勝利。對於自己的要求,有時不能好高騖遠,因為再聰明的投資者也有趕不上趟的時候。

  儘管老劉沒有在馬鋼股份上佔到什麼在別人看來的大便宜,但他卻在中信證券這只股票上大放異彩,盈利幅度高達15倍,可用“驚艷”來形容。在此之後,老劉就再也沒有遇到中信證券這樣幾乎可以改變投資者命運的股票,但他仍苦苦尋覓低價股,希望還能發現“新大陸”。這一兩年來,資金對於創業板股票的博弈程度達到上市以來的最高峰。那些先知先覺並敢於大量吃緊的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但老劉在這場創業板股票的盛宴中幾乎交了白卷,之所以會這樣,他認為自己沒有發現並駕馭已成為熱點之中焦點的品種,只得選擇放棄,而不想扮演一個跟風者的角色,説不定在某個時候就會被莊家狠狠地踩在腳下,今後要想翻身就沒那麼容易了,甚至連機會都無法找到。

  老劉覺得還是潛伏起來比較靠譜,潛伏得越深越好,日後才有可能獲取超額利潤,做莊家的“掘墓者”,而不是最後的接盤者,成為他人的“宰割者”。老劉在去年的自貿股行情中成功地逮住了上港集團,盈利幅度高達100%,此次操作的成功,更增加了他炒低價股的決心和信心。就在不少創業板股票高歌猛進時,老劉將目標鎖定在兩三元錢的超低價股中,永泰能源就是其中之一,其價格在今年7月上旬時不到2.5元,可是,兩個月之後就來了一個華麗轉身,價格突破5元大關,老劉將手中的那5萬股順勢拋出,成績顯著。老劉繼續照此方抓藥,又框住了營口港中國一重,營口港操作甚為精彩,收益率高達100%,中國一重也有25%,可謂連中三元,享受著低價股革命帶來的快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