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經濟數據“冷水”或降溫A股

  • 發佈時間:2014-09-15 13:29:42  來源:今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進入9月後的短短9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已上漲100余點,漲幅超過5%。然而,隨著8月宏觀經濟數據超預期疲軟,持續的盤整為A股帶來一絲陰霾。從上演“六連陽”,到陷入數據疲弱,A股“慢牛”行情還能走多遠?分析人士認為,滬港通、國企改革等利好,仍待實體經濟復蘇將利好“坐實”,投資需更重熱點轉換避風險。

  從8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指收于2217點至此,9月以來短短9個交易日,滬指上漲114.95點,漲幅已達5.18%。投資者交易熱情仍然高漲。

  然而,近期公佈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卻給市場帶來一絲陰霾。9月12日,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我國社會融資規模為9574億元,儘管比“驚悚”的7月增加6837億元,但比去年同期仍減少6267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增加7025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03億元。9月11日公佈的CPI漲幅回落至2%,低於市場預期,創下近4個月以來的新低;此外,海關總署數據顯示,8月份進口同比下降2.4%。受此影響,11日大盤在早盤快速創出年內新高後突然跳水,個股行情明顯減弱。

  梳理市場上對“牛市”的論斷,依據主要有三類:“投資紅利”説——國企改革的深入,城鎮化建設的破題,棚戶區改造的推進,將引發持續的投資機遇;“無風險利率下滑”論——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出現明顯下行,餘額寶收益面臨“破4”危機。無風險利率下降將帶動企業融資成本下降,解決“融資難”“融資貴”;滬港通行情論——“滬港通將帶來什麼”引發資本市場遐想。市場普遍認為,滬港通有利於助推估值偏低的A股藍籌的估值修復,海外增量資金將佈局A股市場。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種種邏輯仍停留在預期層面,沒有實體經濟的實質性改善,不足以支撐持續上漲。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繼7月貸款明顯收縮後,8月信貸環比多增,同比仍然少增,顯示資金供需關係相對疲弱。

  申銀萬國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綜合數據來看,未來物價將繼續保持低位,全年通脹壓力不大,其中工業生産者價格指數下降是受到國內産能過剩的影響,導致8月經濟增長動能偏弱,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有所回落。

  專家認為,展望近一段時期,儘管A股行情不乏滬港通等支撐因素,短期看仍可能迎來盤整及熱點轉換。在此前的盤整中,一度相較低迷的創業板就表現不俗,連續逆主機板上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