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年報錯誤仍不少 3成出現簡單錯誤

  • 發佈時間:2014-09-13 08:08: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竇紅梅  責任編輯:羅伯特

  年報是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經營情況的重要資訊,也是普通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關鍵資訊的重要渠道。但是,多家上市公司對待年報不僅“態度懶散”,甚至錯誤百齣。昨天,證監會在官網發佈了《2013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介紹,年報監管是加強投資者保護的重要手段,目前2013年年報審核已全面完成。按照相關要求,滬深交易所根據上市公司具體情況實施年報審核,三年內每家上市公司至少應審核一次。

  抽查年報3成出現簡單錯誤

  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4月30日,滬深兩市共2537家上市公司,除博匯紙業、ST成城、ST國恒3家公司未按期披露年報外,其餘2534家均披露了2013年年度報告,包括主機板1436家,中小板719家,創業板379家。

  今年,滬深交易所共完成了2018家公司的年報審核,以資訊披露為中心對公司經營業績、會計處理、現金分紅、承諾履行等事項進行了關注,同時首次試行公開了180余家公司的年報問詢情況,加大了監管公開力度。證監會派出機構對775家公司的年報進行了重點審核;其中,證監會會計監管部門抽樣審閱了415家公司的年報、內控評價報告和內控審計報告。

  令人失望的是,上市公司財務資訊披露的簡單錯誤頻現,甚至有的財務報表都出現了缺失。數據顯示,在抽樣審閱的415家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中,有131家存在財務資訊披露的簡單錯誤,佔抽查公司的31.6%。

  據了解,上市公司年報主要簡單錯誤有:報表項目列報不當;報表之間、報表與附注或輔助資訊之間矛盾,數字前後不一致或者表述存在差異;簡單數據錯誤和數目計算錯誤,包括報表串列、正負號出錯、數量級和計量單位錯誤等;年報目錄或附注索引序號混亂,年報目錄中缺失財務報表章節等。

   部分上市公司年報仍“打補丁”

  今年是年報直通披露的第一年,從年報審核情況看,上市公司資訊披露品質進一步提升。張曉軍分析,部分公司年報披露不準確、不完整,出現資訊披露前後不一致、實際控制人披露不徹底等現象,部分上市公司因工作失誤、把關不嚴等原因,年報不得不多次“打補丁”或修正。

  記者查詢監管報告顯示,在2486家按時披露財務報告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中,從審計意見類型方面分析,標準意見審計報告共2402份,非標意見審計報告84份,分別佔按期披露審計報告上市公司的96.6%和3.4%,佔比與2012年基本相當。在上市公司數量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非標意見的報告總量減少4份。保留意見和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增加9份。

  從非標意見的具體內容方面分析,因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疑慮、而被出具非標意見的上市公司共39家,佔比46.4%,表明部分上市公司仍存在較高的持續經營風險。其他非標意見主要關注了上市公司的重大不確定性事項、重大資産負債的認定,以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等方面。

  證監會表示,上市公司年報部分內容未按規定充分披露,如訂單情況、控股股東經營狀況、現金分紅政策及執行、研發支出等。還有部分公司重大合同、訴訟、質押擔保、政府補助等資訊未按要求臨時披露,以定期報告代替臨時報告。

   通報譴責上市公司達46家次

  “除了上述年報中不規範的情況,還有其他披露事項存在不規範。”張曉軍表示,部分公司存在高管違規兼職、違規修改公司章程等現象,甚至有的公司對募集資金的使用未履行相應決策程式和披露義務。此外,關聯方資金佔用行為仍然存在,如為控股股東墊付工資、福利、保險等費用,還有一些公司存在內幕資訊知情人登記不規範、超期承諾未履行或承諾不規範等行為。

  據悉,針對去年年報審核中發現的問題,滬深交易所已採取下發監管函、要求更正或補充公告、仲介機構發表意見等自律監管措施2566項,僅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紀律處分達46家次。此外,證監會派出機構已採取監管談話、警示函、責令改正等行政監管措施30項,移送立案11家次;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門已提請派出機構對4家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等。今後,證監會將採取更嚴格的監管手段。“上半年以年報審核為主,下半年以年報現場檢查為主。”張曉軍説。

   相關新聞

  私募基金可向特定對象推介

  本報訊(記者 竇紅梅)昨天,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對《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了解釋。據介紹,今後,私募基金可以向事先已了解風險識別能力和承擔能力的“特定對象”進行宣傳推介。

  據了解,管理辦法出臺後,由於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向合格投資者之外的單位和個人募集資金,不得通過報刊、電臺、電視、網際網路等公眾傳播媒體或者講座、報告會、分析會和佈告、傳單、手機短信、微信、部落格和電子郵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有市場人士認為,此規定過於嚴格地限制了私募基金的宣傳推介。

  對此,張曉軍表示,該規定是為了限制採取上述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以切實防範變相公募。但是,向了解風險的“特定對象”宣傳推介,包括通過講座、報告會、分析會、手機短信、微信、電子郵件等形式,不被禁止。

  此外,證監會強調,基金財産屬於信託財産,具有獨立性,應當獨立於私募基金管理人、託管人等的固有財産,基金管理人、託管人等因基金財産的管理、運用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産和收益,歸入基金財産。將基金管理人的固有財産混同於基金財産從事投資活動的行為,違背了基金財産獨立性的原則,可能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對於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跟投私募基金的,有兩種情形:一是跟投項目,其所形成的權益仍為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固有財産,不屬於基金財産;二是跟投基金,跟投資金已經為基金財産的一部分,不同於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的其他固有財産。上述兩種情形均不屬於將固有財産或者他人財産混同於基金財産。

  滬港通仍未確定時間點

  本報訊(記者 竇紅梅)隨著10月的臨近,滬港通何時上線成為全市場最關注的問題。昨天,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滬港通13日將進行全市場性能及切換測試,驗證各方系統實施性能。具體開通時點尚未最終確定。

  據介紹,今天,上交所、中國結算、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將組織兩地會員(交易參與人)進行滬港通全市場性能及切換測試。在基礎功能測試基礎上,此次測試將重點對系統壓力測試場景、系統故障切換場景進行測試,驗證各方技術系統的實時處理性能、容量配置和故障恢復能力。

  其中,壓力測試場景將測試市場各方技術系統在集中訂單壓力申報場景下,正常處理訂單、成交並開展清算結算的能力;故障切換場景測試包括:市場各方技術系統在一旦出現交易故障、連接系統故障、結算系統故障、港交所主交易站點故障等場景下,正常完成故障應急切換,以確保業務持續開展的能力。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目前,滬港通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但具體開通時點尚未最終確定。”

  昨天,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同時透露,中國結算公司目前進行的賬戶整合,將建立“一碼通”證券賬戶架構。今後,一碼通賬戶作為投資者證券總賬戶仍然實行一人一戶要求,但證券子賬戶“一人一戶”的限制將逐步放開。中國結算統一賬戶平臺上線初期,機構投資者可以開立多個同種類別及用途的子賬戶,因滬港通交易需要的個人投資者,可以開立多個滬市A股賬戶。

  中小企業私募債違約率可控

  本報訊(記者 竇紅梅)今年初,我國債券剛性兌付鐵律被打破,債市出現了首例違約。而隨著市場首批完成發行的私募債迎來付息或到期兌付高峰期,風險正不斷暴露和釋放,一些機構和投資者對此表示擔憂。昨天,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回應市場熱點時表示,中小企業私募債的違約率處於正常水準,風險總體可控。

  據介紹,近期,證監會組織交易所、地方證監局對中小企業私募債的風險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從掌握的情況看,已發生的兌付違約屬於單體風險事件,風險外溢性小。與國內小微企業貸款、境外高收益債券等可比金融産品相比,中小企業私募債的違約率處於正常水準,風險總體可控。

  張曉軍説,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私募債的風險監測,督促發行人以及承銷商、受託管理人等仲介機構誠實守信、勤勉盡責,鼓勵在發行契約條款中設置風險防範安排,按照“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處置好風險事件,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目前,一些機構轉而從事“通道類”私募債發行。據分析,這主要是指項目和資金均來源於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將融資項目設計成私募債發行。從實際情況看,銀行對中小微企業授信管理較嚴,“通道類”私募債佔比並不大。對這一模式可能帶來的監管協調問題,證監會表示,將與相關監管部門保持密切配合,切實防範金融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