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衍生品:必需品而非附屬品

  • 發佈時間:2014-09-09 00:31: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果沒有股指期貨,另類投資、高盛模式、銷售交易等金融創新,都是水中月、鏡中花,只有衍生品工具逐步發展,才可能進一步講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如滬港通業務上,正式股指期貨的存在,才可以盡可能地拉小內地資本市場和‘既能做空又能做多,而且沒有漲跌停板限制’的香港市場的差距,豐富對話基礎,加大話語權砝碼。”丁聖元表示。

  不過,目前市場上對於股指期貨的認識卻存在一定誤解,認為股指期貨是導致市場下跌的原因。“這顯然是無稽之談,恰恰相反,正是有了股指期貨,才讓市場策略能夠更加豐富,進而平抑市場波動,起到‘減震器’的作用,增強市場穩定性。”多位券商、基金以及私募人士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均表示。

  從切身體會出發,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宇認為,股指期貨上市三年半以來,對於市場、機構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都産生了良好的影響。

  首先,平抑了市場波動,“減震器”作用顯現,增強了市場穩定性。在股指期貨未上市前,投資者面對下跌風險,只能大量拋售股票,如今則可以通過股指期貨來對衝風險。

  他舉例説,某機構投資者持有股票市值20億元,當他預期股市下跌需要拋售一半頭寸時,如果直接拋售股票可能因拋售引發恐慌性拋盤涌現,放大剩餘頭寸的風險,此時便可保留現貨頭寸、運用股指期貨避險,既能減輕市場拋壓,又能防範市場下跌給其賬戶帶來的衝擊。

  其次,為投資産品的開發設計提供了更多的策略,“做多套保”的策略也逐漸體現。“我們大量使用了股指期貨作為對衝工具,未來金融工具越多元化,我們構造的策略也會更多元化。”

  楊宇介紹説,除了使用傳統的“做空套保”手段,隨著市場的變化,機構投資者還會運用股指期貨進行“多頭套保”,如股指期貨一度出現較大貼水,嘉實基金便靈活進行了“多頭套保”,做到“現貨替代”,即買入價格更低的期貨來替代價格更高的現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實現絕對收益穿越牛熊,在弱市中滿足普通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在股指期貨上市四年多的時間裏,嘉實基金成功上線的與股指期貨相配套的基金産品達十幾款之多,其中多數産品都是以對衝操作為主。不僅豐富了交易策略,而且更好滿足了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丁聖元認為,衍生品的發展對金融市場而言,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其意義極為重大。針對未來衍生品發展,丁聖元希望能把産品線延長、豐富。“品種多樣化是當務之急,舉例來説,銀河證券在準備新三板做市業務,但何時入場還在觀望,因缺乏對衝工具,風險難以控制。新三板目前活躍度不高,主要原因在於盈利模式無法成立,市場風險無法對衝。有了與新三板對應的股指期貨,投資者才敢去交易,才能進一步激發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才能實現價格發現功能,才能進一步衍生出更多的産品和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