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一錘子買賣”之爭

  • 發佈時間:2014-08-29 01:56: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事實上,中信證券因單項業務收入貢獻較大而引發的“業績高增長是否可以持續”之爭近年多次出現。

  為了符合監管的要求,2010年6月17日,中信證券決定通過掛牌方式轉讓所持中信建投60%股權中的53%,並在當年底完成股權轉讓,股權出售貢獻一次性稅後收益約40億元,2010年中信證券凈利潤為113.11億元。2011年年報顯示,是年四季度中信證券轉讓華夏基金51%的股權,獲取投資收益130.88億元,2011年中信證券稅前利潤為150億元。

  這兩項資産減持雖然在當年為中信證券帶來大筆一次性進賬,但也引起了市場的廣泛擔憂,不少市場人士認為中信證券因政策原因出售資産是自折雙翼,必然會影響未來並表收益。同時有聲音認為,中信證券通過兩筆交易獲得大額資金入賬,為日後加大資本仲介型業務投入和推進國際化佈局贏得了先機。

  這一影響也可以從本次REITs帶來的一次性收益中看到端倪。今年5月,中信證券公告,4月30日公司凈資本為433.39億元,較今年3月31日增長30.08%,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公司發行了2014年次級債券(第一期),同時將兩棟物業股權轉給前述REITs産品。

  截至6月30日,中信證券財務杠桿率從2014年初的2.5倍提升至3.1倍,大部分資金用於支援資本仲介業務發展,拓展固定收益、融資融券、股票質押融資、約定式購回、股票收益互換等業務。這些業務在上半年成為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最近五年裏,中信證券有三年出現大額一次性收入,這恐怕不是偶發事件,中信證券的戰略佈局與業務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佔領了一定的先機。”

  對於中信證券出售資産帶來的大額收益,該分析人士認為,中信證券多年來的超前佈局較多,如A股、H股上市,公司債、次級債發行等;試點PE直投、QFII、QDII、權證、股權衍生品等新業務;收購金通、萬通、中信建投、華夏基金、中證期貨和里昂證券等。出售華夏基金、中信建投的一次性收益正是建立在這些佈局之上。

  目前中信證券還在著手其他有望産生一次性收益的工作,曾公告計劃出售中信證券(浙江)的相關資産。另有消息人士認為,中信證券在近期與投資者溝通時也曾表示,公司此類大額一次性收入並非不可複製,公司通過長期投入和運籌,積攢了大量優質的資産,這些資産都是公司寶貴的財富,並能夠為公司帶來不同形式的盈利,“目前部分大型券商都在考慮複製中信證券的REITs産品,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想獲得超預期發展僅僅依靠牌照業務很難突破,證券公司未來必須在這一方向佈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