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滕泰:改革促進新供給 創造新需求

  • 發佈時間:2014-08-18 00:32: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良

  在8月16日舉辦的“建設銀行基金服務萬里行·中證金牛會(蘭州站)”活動現場,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表示,2014年中國經濟仍面臨房地産投資增速下滑、地方政府基建投資下滑和製造業廠房設備投資下滑三大固定資産投資風險。對這些風險的控製程度,將直接影響中國經濟在下半年能否企穩。

  房地産市場走勢是目前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之一。滕泰指出,伴隨著去年以來市場利率的大幅飆升,房價回調的趨勢已經形成。從世界各國的房地産行業走勢並結合中國房地産行業的歷史走勢來看,每次利率上行都會伴隨房價回調和房地産投資放緩,這次也不例外。而今年1至7月,房地産投資增速僅為13.7%,同比有較大幅度下滑。如果該趨勢延續,將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

  滕泰指出,伴隨著淡化GDP考核、強化環保約束等政績觀的變化,加上高利率提高了地方政府融資成本,加劇還本付息的壓力,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前景不容樂觀。雖然4月以來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但目前效果尚不顯著。與此同時,由於利率高企,製造業投資增速創下十年來新低,實業投資意願不強。固定資産投資的三大驅動力,房地産、基建投資和實業投資,都存在下滑風險,中國經濟的短期走勢不容樂觀。

  除了這些短期風險,作為中國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的創立者和倡導者,滕泰表示,中國經濟下行長期原因主要是經濟供給結構老化,以及各種各樣的供給約束和供給抑制,由此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在於更新經濟供給結構、放鬆供給結構、解除供給抑制。他建議,中國可以建立“以改革促進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為核心的宏觀經濟管理體制。

  他建議,政府在宏觀經濟管理過程中,應當進一步放鬆包括高稅收約束、高融資成本約束、高壟斷約束、高管制約束等供給約束。放鬆供給約束可以從以下方式著手:從結構性減稅到大規模減稅;繼續放鬆政府管制,減少行政審批;加大力度反壟斷,促進市場自由競爭;依託資本市場,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進資源和基礎服務價格形成機制,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解除供給抑制,擴大有效供給。

  滕泰指出,目前中國的五大財富源泉包括人口與勞動、土地與資源、資本與金融、技術與創新、制度和管理,它們都存在“供給抑制”。只有解除對五大財富源泉的長期抑制,才能實現“斯密增長、庫茲聶茲增長、熊彼特增長”三種有效增長模式。

  最後,滕泰用萬博資産配置定律告訴與會者,在實際利率提高過程中,經濟會收縮,股市會下跌;而實際利率一旦開始下行,不但經濟會企穩,股市也會持續上漲,資金會從房地産市場、影子銀行逐步流向股市。5月、7月、8月國務院已經三次發文著力降低融資成本,滕泰相信,只要各部門認真落實國務院相關要求,中國的實際融資成本一定會持續走低;而融資成本的下滑不但會促進實業復蘇,更會促使股市回升,形成一輪長期牛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