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娛樂寶”魅力在於玩家參與感

  • 發佈時間:2014-08-02 00:31:0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互聯新視界

  □吳學安

  阿里巴巴“娛樂寶”投資的首部電影《小時代3》7月17日全國上映,公映4天票房超3億元。有分析認為,這高昂的票房部分來自於“娛樂寶”投資者們的鼎力支援。今年3月底,“娛樂寶”喊出“100元也能做投資人”,有超過10萬網友在網上投資郭敬明導演的《小時代3》、《小時代4》。“去看我投資的電影”也成為最牛邀約。

  這一年來,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涉足網路眾籌。在阿里巴巴推出“娛樂寶”、百度金融推出“眾籌”頻道之後,京東金融近日宣佈旗下眾籌業務“湊份子”正式上線,首批接受用戶“湊錢”的項目共有12個,集中于智慧硬體與流行文化這兩個領域。“娛樂寶”之後,今年4月,百度金融推出眾籌頻道,宣佈將大規模推出眾籌電影産品。7月1日起,京東金融上線,推出了“湊份子”項目,其中包括汪峰演唱會、微電影等在內的12個眾籌項目,受到網友熱捧。

  自去年6月,網際網路理財神器“餘額寶”橫空出世,大量銀行活期存款流向貨幣基金“餘額寶”,不到一年時間,其資金規模逼近萬億元。若以大眾投資者的視角來看,成為“電影投資人”還不算重要,重要的是投資成本要足夠低。娛樂寶幹了這樣的事兒。《小時代》、《非法操作》、《狼圖騰》這些項目其實都“不差錢”。特別是去年取得近7億元票房的《小時代》,其續作融資非常容易。或許對於片方來説,參與娛樂寶的首要目的並不是集資,他們主要看中的是這一場全民狂歡式的低門檻集資活動所産生的行銷效果——“娛樂寶”使消費者的角色轉化為投資者,從而吸引更多人走入影院觀看自己投資的電影。娛樂寶的另一種獲益方式對普通投資者似乎更有吸引力——投資者可以前往影劇組探班,獲得主創見面會門票、電影點映會門票、獨家授權發行的電子雜誌、明星簽名照以及電影票等。但這種權益並非所有投資者都可以獲得,是需要抽選的。

  由於電影屬於高風險投資範疇,這意味著“娛樂寶”風險不可小覷。據不完全統計,在2007年到2013年的433部國産電影中,國産片總體虧損,累計投資回報率為-42%,成功上映的比率僅為5.3%。雖然近年來國産片投資回報率大幅回升,但國産片的成功率也僅從2007年的1.6%提高到了2012年的9.3%。也就是説,最終每年只有不到10%的電影能夠成功上映,而上映了不一定能盈利,盈利了不一定能夠保證收益率。即使能取得7%的收益率,似乎也不足以彌補風險。“娛樂寶”只是一份年化收益為7%的保險理財産品,而且不保本不保底,與其他各種“寶”們從本質而言並無區別,依然有虧錢風險。

  “100元,你就可以成為某部大電影的投資人。”這是此前阿里巴巴旗下推出娛樂寶打出的口號。作為一款不保本不保收益的投連險,娛樂寶預期年化收益率7%。若到期未能實現預期收益,甚至發生虧損,消費者需要自己兜底。此外,這款産品如果提前領取或退保,是需要收取手續費的——如果提前退保,消費者一分錢投資收益都沒有,還要倒貼3%的手續費。儘管前途未知,然而娛樂寶這批投資項目顯然經過精心挑選,搭上了熱門文化話題的順風車,開賣時依然贏得萬人追捧。郭敬明、小時代、狼圖騰、范冰冰,這些文化符號本身就各自擁有數量龐大的粉絲群,不少投資者直接就是衝著為自己偶像“點讚”來的。

  在娛樂寶上線前,像理財寶、現金寶、攜程寶、定存寶、零錢寶等“寶寶”們可謂是層出不窮,接踵而來。投資者在應接不暇之餘,也搞不清這些“寶”到底賣的是什麼。以娛樂寶為例,聽起來像眾籌,看起來像P2P,但是其實是保險。娛樂寶參與電影項目也純粹是一個噱頭,用來吸引大家的眼球,主要目的還是售賣自己的理財産品。普通投資者也不那麼在乎100元的投資,不會有人想靠票房收益來掙錢的。至於通過娛樂寶成為電影投資人,你就可以對電影項目指手畫腳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附贈的各項誘惑似乎更難以完全兌現。對於一部動輒投資上億元的電影,普通投資者不可能有機會參與其中。娛樂寶這個事情説白了,就是將高大上的精英階層的遊戲拉到了“屌絲”層面,讓廣大的普通人也找找樂子。娛樂寶成功之處是用電影的噱頭讓喜歡電影的影迷有了參與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