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蔣穎表示,很多改革措施都是希望能夠找到新的動能和發展方向。蔣穎委員經過多年觀察思考和調研,總結出了高品質發展的“三導理論”,即“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專業社會組織倡導”,要實現高品質發展,這“三體聯動”缺一不可。
蔣穎委員認為,從政府角度看,政府基本著眼點即兼顧規範與創新、秩序與活力。政府要做的是正向引導和反向倒逼。正向引導最主要的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加便利、更加法治、更加開放的法律和制度環境,實現“良法善治”,使得各類經濟體都能夠健康發展。政府還要用法律和法規來引導、校正市場主體的行為。蔣穎委員舉例,實現綠色發展就需要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來評估企業,從而知道哪些政策有利於提升高品質、高效益的發展。政府要公正地執法,使法律能夠落地,同時也要兼顧效率。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方面,政府也要發揮應有的作用,比如對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就需要政府相應地調整教育體系及其相關的配套政策。
對於企業而言,高效、有效、公平、可持續是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企業要不斷地適應和引領市場需求,同時調整自身的運營戰略及人才機制,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蔣穎委員介紹,企業面臨的成本通常包括4類:資源成本、稅和費等法定成本、融資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政府的“降成本、補短板”其實是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和市場活力的保障,企業成本降低了,就可以輕裝上陣、大展拳腳。社會服務機構則起到倡導的作用。蔣穎委員認為,這類社會服務機構包括為市場經濟注入足夠資源的資本市場,以及專業服務機構、協會等組織,它們在市場經濟中都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
“良好的營商環境對於企業發展至關重要,要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讓企業有更多獲得感,全面促進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蔣穎委員説,在近些年的履職過程中,她就如何推進政府經濟治理模式整合創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作了很多調研,提案也多聚焦在這一話題。在走訪調研中,蔣穎委員發現,企業反映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瓶頸和痛點,正逐步得到政府部門關注和解決,這充分體現了政府經濟治理模式理念的轉變,已經慢慢從方便監管者轉向方便投資者。
蔣穎委員表示,下一步推進政府經濟治理模式的關鍵是“放到位、管到點”,政策與流程的設計,需要清晰的監管目標和服務目標,把握每個事項的最新變化趨勢和申請人高頻遇到的問題,不斷優化監管與服務,提供有效指引,實現有效監管與便利服務之間的平衡。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