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兩會,關於房地産稅的立法成為全民關注的重點。目前,各方依舊交鋒激烈。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穩妥地推進房地産稅。
時隔兩日,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等就“財稅改革和財政工作”相關問題作出了官方解讀。史耀斌表示:全國人大、財政部和相關部門正起草完善房地産稅法律草案,總體思路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
房地産稅的出臺是否抑制或降低房價,各方的觀點不一,但房産商、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認為:房地産稅出臺後房屋空置率、房價都會降。
房産稅怎麼收?立法先行
副部長史耀斌表示,徵收房地産稅可以調節收入分配,特別是個人財富的集聚,起到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同時,籌集財政收入,用來滿足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需求。
我國房地産稅的開徵則會按照中國國情合理設立房地産稅制度。全國人大、財政部和相關部門正起草完善房地産稅法律草案,總體思路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
史耀斌介紹到,房地産稅是一個大多數國家都普遍採用的稅收制度,它作為一個世界通行的稅種,都會有一些共性的制度安排。
史耀斌認為,在全球範圍內,實行房地産稅有四種共性的安排,分別如下:
1)對所有工商業住房和個人住房,都會按照評估值徵稅。
2)對所有國家房地産稅制度安排中,都有稅收優惠。比如扣除標準,對困難的家庭、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難的群體給予稅收減免,具體方式和水準不一樣,但都有稅收優惠。
3)屬於地方稅,收入屬於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用於滿足教育、治安等公共基礎提供。
4)房地産稅稅基確定較複雜,需要建立較完備的稅收徵管模式,才能徵得到和徵得公平。
史耀斌強調,我國房地産稅制度會考慮國際上共性的制度安排特點,還會從中國國情出發,合理設計房地産稅制度。比如會合併一些相關稅種,合理降低房地産在建設和交易環節的稅費負擔,使得我們設計的房地産稅制度能更加合理公平,既能籌集收入,還能調節收入分配,起到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
潘石屹:房地産稅出臺房價會降低
在3月5日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小組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原部長、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曾表示,“今年房地産稅法草案應該能完成‘一讀’”。
2018年全國人大會議首場新聞發佈會上,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透露,加快房地産稅立法是黨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務,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和財政部負責牽頭組織起草,目前正在加快進行起草完善法律草案、重要問題的論證、內部徵求意見等方面的工作,爭取早日完成提請常委會初次審議的準備工作。
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鋻於房地産稅立法的複雜性,房地産稅立法的週期不會太短。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馮俏彬分析説,當前相關部門已具備解決技術條件的能力,但房地産稅真正落地,還需要決策層通盤考慮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因素。房地産稅不僅是一項稅制改革,更是我國稅制改革從間接稅向直接稅的跨越,是國家治理層面的大問題。
但房産商、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認為,房産稅的出臺時間其實並不重要,只要有權威的文件、權威的人説出來,就會加快房地産稅出臺,就會影響市場,影響人們對房價的預期。
事實上,呼籲房地産稅儘快出臺與持續的高房價不無關係,而房地産稅的出臺能否起到抑制或降低房價的作用,也存在諸多爭議。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曉光看來,房地産稅的開徵也是為了抑制房地産市場的過熱投機與有限房地産資源的過度佔用,是調節收入分配差距過大,降低房産硬性需求,從而遏制房價過熱的重要手段。
劉曉光的觀點與潘石屹相吻合。潘石屹認為房地産稅出臺後房屋空置率、房價都會降,二套以內不該徵。
從目前民意來看,在中心城市實施“累進制、懲罰性”的房地産稅,是很有可能的。對於擁有100套住宅的人來説,即便第一套免征、從第五套開始累進稅率,他的壓力也會非常大。到時候會出現集中拋盤,對中心城市短期房價構成影響。這可能意味著,囤積大量房子的人財富將顯著縮水。
如果房地産稅的開徵,會讓房價進入一個平穩期,房子很難套現。這些手持多套房産的人“死扛現金流壓力”的期限就會加長,生活會變得比較痛苦。
(責任編輯:劉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