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等就鄉村振興戰略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瀟瀟攝
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會,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潘顯政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願景美好令人嚮往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做了專門部署,明確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韓長賦在回答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時表示,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後,社會各界反響強烈,廣大農民歡欣鼓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抓好“三個重大”——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行動。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任務,中國農村千差萬別,農業處在千年未有之變局,需要科學的規劃來指引。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編制重大規劃,總的考慮是從産業發展、鄉村佈局、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進行謀劃,畫好一張藍圖。
韓長賦表示,針對鄉村發展存在的薄弱環節,國家將出臺一系列重大支援政策,農業農村領域將做到“四個優先”——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鄉村振興要真金白銀地投,也要真刀真槍地幹。要實施一系列重大行動,比如,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給農民一個清潔美好的家園;實施産業興村強縣行動,打造一批富民強縣的産業。
“鄉村振興的願景很美好。”韓長賦形象地説,可以用“三個讓”來表達: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將來搞農業有幹頭、有説頭、有看頭、有賺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民不再臉朝黃土背朝天,將從身份稱謂回歸職業稱謂;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將來農村人不僅可以享受城裏人那樣的公共設施、公共服務,還擁有優美環境、田園風光。農村將會成為稀缺資源,成為城裏人嚮往的地方。
加快推進農業政策轉向提質導向
“農業發展已進入新階段,數量已不是主要問題,重點要解決品質效益問題。我們有之前的積累,完全有條件實現發展導向的轉變。”韓長賦説,國家正加快推進農業政策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發展方式由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向節約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科技由追求增産轉向更加注重優質、安全、高效、生態。
近年來,我國糧食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國家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兩年累計調減“鐮刀彎”地區玉米麵積5000萬畝。“現在,水稻也偏多,東北粳稻出現了庫存積壓。所以,要順應市場變化,重點調減資源消耗多、非優勢區的水稻生産。”韓長賦強調,適度調減玉米和水稻,絕不是要放棄糧食生産,而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法減法一起做,在穩定和優化糧食生産的同時,調優産品結構,調精品質結構,調高産業結構。
城裏人買農村宅基地有違現行政策
現在,很多城裏人想到農村購買宅基地,政策是否允許?韓長賦表示,宅基地屬於農村集體所有,只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才能依法依規取得本集體經濟組織宅基地的使用權,而且原則上是一戶一宅。所以,城裏人到農村買宅基地,現行法規政策是不允許的。如果城裏人買了宅基地,在上面蓋別墅或者搞私人會所,那更是不允許的。
隨著人口向城鎮流動,很多農村出現了閒置農房,如任其破敗,是很大的浪費。與此同時,很多城裏人到農村創業,對利用閒置農房有需求。如果能把閒置農房利用好,既可以給農民增加財産性收入,又能給創業人員提供場所。韓長賦表示,要通過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把閒置的農房更好地利用起來。目前,中央已部署在33個縣市區開展試點,積累了一些經驗,會在總結的基礎上逐步推廣。
有些農民擔心土地承包再延長30年,沒有分到地的新增人口怎麼辦?進城落戶之後原有的承包地會不會被收回?韓長賦説,關於地多地少的問題,總的原則是堅持承包地大穩定、小調整,尊重農民意願,在政府的指導下通過村集體民主協商解決,承包地總體上要基本穩定。解決人地矛盾的問題不能完全依靠無限細分、均分有限的土地資源,因為我國人多地少,地塊如越分越小,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通過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來統籌解決。關於舉家進城落戶農戶的承包地,現有的政策是退與不退尊重其自願,鼓勵其依法有償退回村集體。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