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有房住”到“住好房”:青年社區改變中國年輕人住房觀念

  • 發佈時間:2016-05-17 12:2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倪瑞捷)在給仲介撥了無數通電話仍無人接聽後,25歲的譚鴻博終於意識到自己被騙了。不僅已交的兩個月的房租打了水漂,房間中值錢的物品也都不翼而飛,她忍不住哭了出來。

  “傳統租房市場中,資訊不對稱、溝通不便捷讓租房者很難真正了解房屋和其他住客的真實情況,想租一套滿意的房子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譚鴻博稱“再也不想通過仲介找房”了。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措施,鼓勵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和住房租賃企業。據《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顯示,中國流動人口已經超過2.5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租房居住。

  隨著網際網路和O2O(線上到線下)模式的興起,中國年輕人的租房渠道逐漸從傳統仲介和租房資訊發佈網站,向APP線上找房看房、“住宿、社交、服務”一體的社區式租房模式轉變。

  畢業于南京大學的徐曼是個堅定的“不買房主義者”。曾經在塞普勒斯工作一年的她很認同外國同事的住房理念:“房子有時候反而是一種負擔,年輕人喜歡到處走走,如果有新的機會,買了房豈不是不能説走就走了嗎?”通過朋友的介紹,她入住了上海友社國際青年社區。

  在青年社區舉辦的耶誕節派對上,徐曼認識了她的新加坡籍男友塞穆爾。塞穆爾要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實習兩個月,他通過短租網站Airbnb找到了友社國際青年社區。在這裡,他們一起做飯,一起認識朋友,一起在社區的公共區域上網看書,一起參加友社組織的各種活動,感情也因此迅速升溫。

  現在,塞穆爾和徐曼已經搬到了離公司更近的新家,但每週末他們還是會相約一起回青年社區參加老朋友們的聚會。

  “青年社區沒有仲介費、不需要搞衛生,最吸引人的還是它的社交功能,沒想到還找到了女朋友!”塞穆爾説。

  從“水電齊全有床睡”到“舒適省心有人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租房所能提供的附加服務。

  友社國際青年社區的“入住指南”中規定,不是青年人不能入住,拖家帶口不能入住,和室友相處不好不能入住。同時,給室友做一頓飯、陪生病的室友看病、和室友一起看一場電影等參與社交的行為都能得到社區提供的獎勵。

  近年來,優客逸家、蘑菇公寓、小米公寓等O2O服務式公寓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除了簽約交租服務,不少網際網路租房企業還在APP上推出了維修、搬家、保潔等增值服務,滿足租房者的各類場景化需求。

  傳統租房中“押一付三”的行業“潛規則”也正在被顛覆。“年輕人手頭現金不多,即使有錢也更願意將現金進行投資而不是放在銀行卡裏。”自如寓的工作人員張立君告訴記者。以自如為例,租房者可以選擇白條支付,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按月支付當月的房租和一筆手續費。

  “入住青年社區是不需要交仲介費用的,但是價格一般也會比市場上其他的房子更貴一些。”友社國際青年社區創始人王超偉説。

  一項由新華社發起的關於租房花費佔收入比重的調查顯示,22%的受訪者每月花費一半的收入用於租房,還有21%的受訪者表示要花費收入的一半以上。在豆瓣租房小組的討論中,不少網友同樣表示每個月的房租要佔到工資收入的一半左右,但他們願意為舒適、安全、便捷的居住環境支付更高昂的房租。

  “很多人説在一個城市打拼沒有房子就沒有歸屬感,但我認為歸屬感在於生活品質和社會關係,有朋友、有愛人、有親人的地方就是家。更何況租房相比買房性價比更高,我不願意為了一套房子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徐曼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