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居家養老仍是中國主流養老方式 養老機構招工難

  • 發佈時間:2016-05-17 08:23:30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北京5月16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近日,各地頻現老年人不堪重病困擾放棄生命的悲劇,這也引發了社會對於養老問題的關注。被重病困擾的老人如何安度晚年?養老服務體系應如何跟進?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老人:不願為兒女添負擔

  上午9點,當記者走進馬鞍山市雨山區孫底社區的盛奶奶家時,她剛買完菜回來,雖然已是81歲高齡,但盛奶奶身體還挺硬朗,眼不花耳不背。老人告訴記者,老伴50歲時就去世了,自從十多年前唯一的兒子跳槽去上海工作後,她就一直獨自居住:“跟他們住呢,老人總和他們不同。他們吃飯,飯要鐵硬的,一粒一粒的;炒菜呢,鍋裏一滾就起來了。我們就不行了,飯要吃爛一點,菜還要燒一滾爛一點。跟他們在一塊,每天早上起來早還要打擾他們。”

  盛奶奶的心裏話道出了不少高齡獨居老人們的心聲:與其説是因為不自在才不跟兒女們同住,倒不如説是因為疼愛兒女、怕給孩子們增添負擔才不願同住。盛奶奶坦言,其實兒子一家都很孝順。有次兒子在深圳出差,電話裏聽説自己感冒發燒後立馬就坐飛機回來照顧她。這讓盛奶奶覺得自己拖累了兒子,從那以後她就再也沒跟兒子説過哪不舒服:“人呢一年老一年,一年衰一年。就怕到老了,殘廢了或是哪不好,死又死不掉拖累子女。希望要活就活得好好的,要死不要拖累兒女,快快的。”

  每天早晨六點,家住南京鼓樓的劉奶奶會準時來公園晨練。退休之後,生活變得簡單起來,劉奶奶感慨説,老了有心事要學會自我排遣,不想給孩子們“添麻煩”。像劉奶奶這樣的老人不在少數,與子女在一起,他們説得更多的是家長裏短,關心的是孩子們的生活工作是不是順心。

  隨著養老模式的多樣化,一些養老機構也由於專業的看護和多樣的老年群體活動成為了不錯的選擇,會一定程度上保障老人的身心健康,但由於機構的床位數量有限,再加上傳統觀念的影響,更多的人還是選擇居家養老。

  居家養老佔主流

  85歲的魏先生在鄭州獨自生活。魏先生告訴記者,老伴兒去世已經12年,兒子在外地工作,現在自己一個人生活:“自己一個人隨便一點兒,自己生活形成一定的規律。和孩子們住到一塊,還嫌不隨便。”

  像魏先生一樣獨居的空巢老人還有不少。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公佈的數據顯示,“空巢”老人佔老年人總數的一半,其中,獨居老人佔老年人總數的近10%。如何讓獨居等空巢老人老有所依,越來越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亟須引起社會關注。

  鄭州石化社區是一個老齡社區,僅獨居老人就有300多位。社區工作人員劉慧介紹,他們建立了老年活動室,組織義診,為每個老人建立檔案,對獨居老人更是重點照顧。

  受觀念及養老機構床位不足、環境等影響,目前居家養老仍是主要的養老方式。但是也有些地方存在對居家養老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為此,河南省民政廳近年來正在全省推廣建立“居家養老服務12349呼叫網路平臺”,通過平臺可以全天候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法律維權等資訊諮詢和電話轉接服務。讓獨居等空巢老人得到及時的幫助。但由於各地認識不一,目前這項工作進展緩慢,主要有幾個原因:一個是認識到位不到位的問題,再一個是服務建設問題:“有的建了平臺,服務隊伍建不起來,服務也是跟不上。”

  養老機構:資金緊、招工難

  我國養老機構大體分為兩類,公辦養老機構和民辦養老機構。除民辦外資類養老機構外,資金主要來源於政府撥款。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加大資金投入,尤其是民政部籌集的福利彩票公益金和地方各級政府用於社會福利事業的福彩公益金,並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將逐步提高投入比例。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主任王素英説:“特別是加大了對養老服務業的這種投入,可以説在整個的對民政事業的投入中,用於養老事業的有50%以上的資金都是用在了養老事業上。”

  但是據調查,目前個別養老機構的確存在床位空置率高的問題,部分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與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不匹配、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民政部責任人介紹,好的養老機構要有合理的設施佈局規劃,要與當地的老年人口規模,養老服務需求相結合,同時養老機構要滿足老人護理和養老的雙重需要,提高護理床位比例。

  2014年7月,秦皇島市成為42個“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地區”之一。在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的情況下,全市敬老院、社區老年供養中心等一批養老機構應運而生,養老機構的總數居全省前列。雖然數量多,但是招工難、專業護理員數量少、消費水準有限等問題卻始終制約著該省養老産業健康發展。

  秦皇島全市共建成16所高標準的公辦養老機構,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20多家,農村“幸福院”1000多個,居全省前列,此外還有19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儘管數量龐大,但是,運營困難眾多導致養老服務産業發展滯後。秦皇島山海關老年公寓是全市較大的民營養老院,屬於公益性質。大部分是低保戶或者無兒無女。負責人張秀霞説,他們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短缺,政府沒有補助,養老院現在是負債經營:“醫院住院一個護工一天就220,可是我們敬老院這邊一個月有收800的、900的,最多收到2000。可是這樣的話,子女還是覺得特別困難了。因為這些老人有的沒有工作,有的是退休金太低。”

  北戴河君頤安老院也是民營養老機構,院長張昭君説,養老院後期運轉、改造需要大量資金,而民辦養老機構由於沒有抵押物,很難從銀行拿到低息貸款:“像我們貸款都是要拿高息,國家政策是扶持的,但是金融口就不認這些,一提到做養老人家就不給你貸款。”

  除了資金緊缺,招工難、專業護理人員不足也是一大瓶頸。張秀霞説,敬老院收入低,開給服務人員的工資就不高,而且面臨的都是照料起來特別麻煩的老人,護工沒有願意留下的:“有的人幹一個小時就走,這麼多年走了40個。”

  人手不足的問題在秦皇島公辦養老院也存在。秦皇島海港區老年公寓是公辦養老院,現入住老人300多人,但只有40來個服務人員,平均一個護工要照顧7、8名老人。因為人手不足,公寓不敢多接收老人入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