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北京2020年9成老人居家養老 4%將入住養老機構

  • 發佈時間:2015-11-26 09:16:52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崔紅  責任編輯:王斌

  預計到2020年,北京常住老年人口將達到400萬人左右。《北京市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昨天公佈,按照400萬人配置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到2020年,實現全市機構養老床位數量達到16萬張。其中,7成以上是服務失能老人的護養型床位。

  384萬老人社區居家養老

  根據預算,到2020年,全市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達到400萬人。按照北京市“9064”養老服務發展目標計算,將有384萬老人居住在家裏,依靠家庭和社區養老設施安享晚年;將有16萬老人入住養老機構,享受集中養老。

  5年將建設5萬張養老床位

  至2020年,實現全市機構養老床位數量達到16萬張,其中用於政府“兜底”的“保障型”床位佔總床位的30%。服務失能老人的“護養型”床位達到總床位的70%。

  目前,全市機構養老床位約10.9萬張,與2020年16萬張發展目標相比,還需新增養老床位約5.1萬張。“專項規劃”特別指出,目前,政府保障型床位有2.5萬張,未來5年需新建保障型床位約2.3萬張。

  政府鼓勵企業等社會單位,利用自有用地或閒置設施建設養老設施。

  優先發展“護養型”床位

  規劃顯示,在服務類型上,將優先發展為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及60歲以下重度殘疾人服務的護養型床位,兼顧為健康老人服務的生活型床位,逐步使護養型床位達到總床位數的70%。護養型床位,指能夠實現“醫療參與”的床位,要求護理人員具有專業的醫療護理知識。在檔次類型上,將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控制”原則,主要發展“保障型”和“普通型”床位,適度建設滿足高端養老需求的“舒適型”床位。

  由各級政府主導建設的養老機構,應以保障型床位為主、普通型床位為輔;政府扶持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機構,應以普通型床位為主,適度發展滿足高端市場需求的舒適型床位。

  -相關新聞

  因病致貧家庭可申請醫療救助

  明年起,因病致貧的家庭可申請“醫療救助”。《關於開展因病致貧家庭醫療救助有關問題的通知(試行)》昨天發佈。此前,“醫療救助”政策只適用於“低保”、“低收入”等社會救助對象。明年1月起,醫療救助範圍將擴大到因病致貧的普通家庭,最高可獲得8萬元救助金。

  北京市民政局昨天表示,以前的社會救助重在審核居民的收入和財産,收入低、財産少的市民更容易獲得來自於政府的援助。今後,政府既要考慮居民的收入情況,更要關注居民的生活支出情況。根據“通知”,本市市民因罹患惡性腫瘤、終末期腎病、白血病等15類重大疾病,在定點醫院就醫,經過醫保、商業保險和各種救助後,一個自然年的家庭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承受能力,可以申請醫療救助。

  申請醫療救助有兩個重要的認定條件:一是收支水準認定條件,二是家庭財産認定條件。對於經各种醫保、商業保險和各種救助後的家庭合規醫療費用,由民政部門按照3萬元以下30%、3萬元以上至5萬元以下40%、5萬元以上50%的比例分段給予醫療救助。全年救助封頂線8萬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