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川“農信脫貧直通車”送貸到戶

  • 發佈時間:2016-05-17 06:34:17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組織力+金融力

  北川縣委組織部、北川縣金融辦、北川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聯合打造“農信脫貧直通車”,形成“九牛爬坡、各個出力”的工作格局,為脫貧攻堅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王明奎 本報記者 張學文

  與村支部融合共建 農戶授信應授盡授

  北川縣安昌鎮群聯村10組建檔貧困戶王文清,由於丈夫早逝,獨自一人撫養兒子。因長期有慢性病,且缺少技術,收入微薄,生活條件較為清苦。兒子蔣成華成人之後,也是苦於沒有技術和資金。

  今年3月9日,“農信脫貧直通車”啟動,北川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客戶經理吳俊禮出任群聯村主任助理。了解到情況後,3天內便將4萬元扶貧信用貸款發放到蔣成華手中。有了這筆錢,蔣成華又從朋友處獲得技術支援,加上自找資金,購買了200多只小羊,在樂興鎮附近建起養殖場,預計年底出欄時可增收3萬到5萬元。

  這就是“農信脫貧直通車”的作用。蔣成華能拿到4萬元貸款,吳俊禮是推手。吳俊禮能做成這件事,是因為他身兼兩職:村主任助理角色讓他知道了王文清家貸款需求的資訊,熟悉信貸流程的客戶經理角色則讓他辦貸效率提高。

  “‘農信脫貧直通車’運作的關鍵就是,北川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各分社黨支部與村社、社區黨支部深度融合。”四川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綿陽辦事處紀委書記吳宏志介紹,任職村黨支部副書記、村主任助理的農信客戶經理必須將貸款授信證書送到戶送到人,必須參加村兩委會議,必須熟悉每位村組幹部,互留聯繫方式,定期回訪,必須培訓村組幹部、黨員、村民骨幹帶頭使用手機銀行,使用率要達到80%。通過這些方式有效解決農信社與貧困戶之間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因為客戶經理到不了的家庭,村幹部一清二楚。這樣,既能有效提高農戶的獲貸率,也能有效控制農信社的貸款風險。目前,農信社已派出66名農信村官,其中40人任農村黨支部副書記,26人任村黨支部書記或村主任助理。

  事實證明這種融合極為有效。北川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理事長張曉勤告訴記者,截至5月5日,全縣343個村社60643戶農戶中,42898戶已得到貸款授信,授信金額達到18億元,應授信戶數達到100%。裕清村村民羅應鳳説:“這個授信就像是給農戶家中放了個保險櫃,通過手機銀行可隨用隨取。”

  與企業支部融合共建 企業帶動貧困戶增收

  如果説,農信分社與村支部融合共建解決了單一貧困戶脫貧所需資金問題的話,農信分社與企業支部融合共建,則帶動整片貧困戶增收。

  魔芋是北川的傳統優勢産品。北川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滕躍清告訴記者,農信社安昌分社黨支部與位於北川的綿陽安福魔芋開發有限公司黨支部構建黨建深度融合共建單位,安昌分社副主任張浩出任綿陽安福魔芋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今年,北川縣農村信用社將綿陽安福魔芋開發有限公司的貸款授信由之前的500萬元提升至2000萬元,用於對貧困戶種植的魔芋的季節性收購,僅此一項就可為農戶增加1000多萬元收入。

  綿陽安福魔芋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亮對融合共建評價很高。他説,這種共建不僅幫助公司增加了貸款資金,也增加了公司在群眾中的信譽度,通過兩家單位向群眾送肥料、送技術,增強了群眾種植的信心,打消了種了沒人收的顧慮,也為公司保證了原料。在銷售環節,這種共建也會增加公司的公信力,增加公司的銷售,倒過來,又會增加種植戶的收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