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額信貸提升扶貧精準度

  • 發佈時間:2016-05-17 06:30:5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下,全國銀行業對金融扶貧的參與正向縱深發展,除了信貸投入逐年增長,各類金融機構也在思考如何讓資金更精準地到達貧困戶手中。《經濟日報》記者日前赴四川、江西、廣東、湖南、甘肅等地調研時發現,新出現的“扶貧小額信貸”正成為越來越多銀行精準扶貧的選擇。

  “量身定制”雪中送炭

  記者調研發現,“扶貧小額信貸”與此前各家銀行普遍推出的“涉農小額信貸”有4點顯著區別:其一,扶貧小額信貸只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資金服務對象更明確;其二,由於貧困戶資産少、還款來源相對不足,扶貧小額信貸建立了專門的授信審批標準,採取差異化管理;其三,扶貧小額信貸由地方政府予以貼息,通常貼息水準為5%,完全覆蓋了4.75%的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其四,銀行提升了對扶貧小額信貸的不良貸款容忍度。

  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的巴中市是一個典型以“三農”為主的連片貧困區,記者在該市平昌縣青鳳鎮趙埡村見到了貧困戶劉治平。“家裏現在7口人,老伴常年臥病在床,為治病背了不少債。”他説,好在自家還有一個魚塘和一些散養的土雞,但擴大養殖規模缺資金。

  “據統計,全縣貧困人口中缺資金的佔比達22%。”中國農業銀行平昌縣支行行長楊長江説,為了提升扶貧精準度,解決“錢難增效”的問題,該行去年開始試點扶貧小額信貸,簡化了評級授信,在評估時把“貧困戶誠信度”在授信打分中的佔比提高到50%,此外,家庭勞動能力佔比20%,家庭成員掌握勞動技能佔20%,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僅佔10%。銀行還對申請貸款的貧困戶免擔保、免抵押,扶貧小額信貸最高貸款額度為5萬元。

  劉治平算了一筆賬:他從銀行獲得的2萬元貸款可以新建山雞養殖場一個。山雞能賣到25元到30元一斤,按一隻山雞3.5斤算,目前存量的1200隻雞苗至少可以賣10萬餘元,除去養殖成本,年凈收入在3萬元以上。

  錢放得出還要管得好

  簡化評級授信是為了解決“錢放得出”問題,但更重要的是,作為銀行信貸資金,錢放得出還要管得好。由此,依靠村委會力量成立村級風險控制小組,與政府合作建立信貸風險補償基金成為不少金融機構的嘗試。

  “從去年開始,平昌縣財政每年拿出15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基金,一旦貧困戶無法償還貸款,政府承擔70%的損失,銀行承擔30%。”平昌縣扶貧移民局局長何德修説,政府與銀行共同分擔貸後風險,提高了銀行的積極性。

  村委會則在風險評估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一個人要管5個村子,400余戶。”通江縣農信社信貸員宋芳説,銀行基層人員少,服務半徑長,難以了解全部貧困戶的個人情況,資訊也存在不對稱問題。

  依託村委會成立村級風險控制小組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宋芳説,通江縣火炬鎮茍家壩村是巴中市扶貧小額信貸的首批試點,貧困戶提出貸款申請後,先由村級風險控制小組審核,再報鄉政府審核,隨後張榜公示7天,最後將名單上報銀行,經銀行評議通過後根據信用等級對貧困戶發放相應額度的貸款。用這個辦法,通江縣農村信用聯社已對該村101戶貧困戶全部進行了評級,授信97戶,授信金額392萬元,並對34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122.5萬元。

  四川銀監局已下發文件,要求各銀行業機構繼續完善內部授信評級機制,積極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量身定制”以信用度和發展能力為主的評級授信系統,適當簡化審批發放流程,合理確定貸款額度和期限,切實使貧困戶“貸得到、用得好、還得上、逐步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