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貿業冰火兩重天 蘇寧雲商等轉型獲資本追捧

  • 發佈時間:2016-05-16 07:16: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貿業冰火兩重天 資本追逐轉型浪潮

  □本報記者 張怡

  曾幾何時,百姓為了買東西而東奔西走,催生出大街小巷中豐富的商貿業態;而今,網路消費恰似燎原之火快速蔓延到商貿業的每一個角落,新興購物模式逐步吞噬傳統業態。“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可謂是對網購貼確切描述,個性化的網店帶動了一批店主致富和網紅經濟,行業轉型升級浪潮也創造了資本市場諸多牛股。習慣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不少人已經記不得上一次從雜貨舖買日用品、去商場購物是何時。傳統商貿業態面臨嚴峻挑戰的同時,升起了轉型之帆。

  轉型獲資本追捧

  日前有關經濟“L型”走勢的論斷引發了市場投資者的擔憂,不過全球主要國家大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且股市並不是因此就消沉下去。例如美國1985年至2015年就是如此,而道瓊斯指數漲幅超過10倍。有統計顯示,期間漲幅前四大行業中,位居第一的是科技類行業,第二至第四名則全部屬於大消費類行業,即消費服務、衛生保健、生活消費品。

  近期A股市場也有類似的特徵,資金開始關注穩定性與防禦性,配置重點逐步轉向低估值優質股,食品飲料、家用電器、農林牧漁等板塊表現良好。商貿零售則分化較大,其中傳統零售各項經營數據變差而股價承壓,而轉型公司新舊交替引發的投資機會較為豐富。

  敏銳的資本近些年來持續追逐著轉型升級的商貿公司, 蘇寧雲商天虹商場 等均在A股市場獲得追捧,京東、阿裏等海外上市公司也備受關注,以戶外專賣店為主的 探路者 也開始經由網路涉足體育、旅行等一系列相關産業。而這也反過來促使網際網路進一步滲透進傳統上市公司,去進行跨界合作、擁抱網際網路、體驗消費、引進買手、商品差異化等,百貨越來越關注消費者需求,轉型效果將逐漸呈現。除了積極轉型者,還有部分已經通過兼併重組涉及其他行業,以此擺脫困境,如 秋林集團南京新百 等公司業績同比大增主要係資産重組所致。

  機構認為,“真成長”和“真轉型”個股值得挖掘。 長江證券 認為,行業持續低迷,帶來存量市場汰換整合和細分領域加速成長疊加期,應重點關注新消費習慣和新的商業環境下催生的成長領域。在市場震蕩下,建議佈局確定性相對較高的公司,一是資産品質、經營管理能力和業績表現較優的低估值標的;二是通過並購整合有望實現主營業務和業績成功蛻變的公司;三是主業經營壓力較大,市值較小的殼資源標的。

  中信證券 認為,行業景氣低迷疊加轉型高投入,商企經營承壓。預計2016年70家上市商企營業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扣非後凈利潤增速為-20%至-10%。投資思路之一是優選成長股,挖掘“後電商”時代藍海中的電商服務龍頭;思路之二是卡位供應鏈優勢,“網際網路+和金融”拓展盈利空間的優質公司;思路之三是業績穩健、自由物業充沛、價值低估的區域龍頭。

  華泰證券 指出,由於天氣異常疊加更加寬鬆的貨幣環境等因素,預計通脹環境觸底抬升,這將推動超市和泛零售板塊相對全市場的估值溢價中樞。長期資本增持低估值百貨將推動板塊形成交易性機會。

  消費習慣大變革

  近年,人們開始喜歡《從前慢》這樣的詩歌,去懷念過去那不慌不忙的生活所特有的意味。誠然,在鋼筋水泥鑄造的城市森林中,工作、生活均在網際網路的推動下快速運轉,網際網路消費正是這種生活節奏轉變的一個典型截面。

  十年之前,百姓購物主要靠走街串巷,各種小賣鋪、雜貨舖、煙酒商店和小飯館讓這些地方都洋溢著生活的踏實感和人情味。如果想要買品牌商品,那麼就要抽出時間專門跑到百貨商場聚集地,亦或是品牌開出的專賣店,慢慢試穿試用,挑出滿意的物品後,帶著逛街的疲憊和購物的滿足回家,期待著出門被人們誇獎或是收到禮物的人的欣喜。

  而那種慢節奏、接地氣的生活方式,已經被網際網路生活傾覆。諸多購物軟體已經進駐到了年輕人手機內,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快速搜尋比價,參考買家秀和評價好壞一番蘋果之後,就可以選碼下單付款,耐心等待精心包好的快遞到府。一小時內各種美食送上家門,購物幾天之內也能郵寄到家。如若試用滿意,便高高興興給賣家好評,甚至拍照發佈朋友圈或是分享給親朋好友群,將一顆消費的種子通過網際網路散播向分佈廣泛的人們心中。如若不甚滿意,與商家商定後寄回退換就是。

  久而久之,購物軟體成了不少人每天打開最為頻繁的APP之一:不管是否需要購物,不少人都會隨時上去看看上新和折扣資訊;不論是否認識,人們互相分享並推薦自己發現的好物和有意思的店舖……這在不知不覺中創造了更多的消費需求,形成了強大的客戶群體和客戶黏性,推動著行業快速發展,促使購物體驗快速提升。

  短短十餘年時間,消費者習慣的大變革使得電商參與者賺得盆滿缽滿,電商零售平台中僅阿裏一家的交易額佔社會零售總額的比重已經超過10%,更多的商品通過電商走向世界,更多的人通過網路找到了致富之路。

  相對於同質化嚴重的百貨和超市而言,以專賣店為代表的中高端消費的線下消費體驗暫難被網路取代。儘管傳統業務受到衝擊,但 王府井 仍然認為百貨業在滿足消費者線下消費需求以及消費升級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百貨業經營者正通過重新定義目標客群,轉型主題消費、城市奧萊、增加餐飲休閒娛樂功能等方式,優化消費體驗,提升核心競爭力。 上海九百 也顯得較為淡定,表示公司參股的百貨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又定位於中高端客戶群,因此,受電商網銷衝擊相對較小,經營業績持續穩中有升。

  商業冰火兩重天

  “網際網路+”浪潮是如此的勢不可擋,使得商貿業態近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每逢節假日以及“雙十一”這樣創造出來的購物節,網購熱潮刺激著每一個消費者的神經,而傳統百貨商場儘管也緊步跟隨,但已漸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冰與火的碰撞,在剛剛披露完畢的業績中顯露無遺。

  冰的一面是傳統百貨業面臨增長困境。受宏觀經濟持續調整、行業同質化競爭加劇、網路和移動購物持續衝擊、企業經營成本的快速增長等多重因素影響,實體商業景氣度下滑明顯,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調查顯示,2015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2.1萬億元,同比增長4.3%。近幾年來,百強銷售增幅持續下降,2010-2015年的銷售增長分別為21.0%、12.0%、10.8%、9.9%、5.1%和4.3%;同時,百強企業凈利潤率為1.8%,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55%的企業凈利潤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據 友好集團 年報,2015年全國網路零售額3.88萬億元,同比增長33.3%,遠超傳統百貨業的增幅。

  未能及時轉型涉網的傳統零售商仍在寒冬中掙扎。統計申萬商業貿易行業發現,91隻成分股中僅有39隻個股2015年業績同比增長。其中,一般零售和專業零售子行業公司離我們生活較近,舉例來説,友好集團、 西安民生廣州友誼 等傳統公司2015年凈利潤分別下降83.35%、39.10%和12.80%。這些公司都不約而同的提到電商衝擊,也都迫於環境改變開始考慮升級轉型。

  火的一面是電子商務的強勁增長。與零售市場整體不振形成對比的是網上零售的持續高速增長;購物中心遍地開花,便利店、生鮮超市、水果店等紛紛加速拓展,搶佔市場。2009年至2015年,阿里巴巴用了六年時間將“雙十一”當天各平臺交易總額從0催生至912億元。而受中國零售業務收入持續增長帶動,最新發佈的2016財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團收入同比增長39%;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當期EBITDA同比增長34%,展現了消費經濟和由科技驅動的中國服務業的巨大韌性與潛力。

  在這種浪潮中,積極跟上市場變化節奏的公司並不為前景擔憂。國內方面,天虹商場2015年凈利潤同比上升124.44%,公司表示電商銷售同比增長70%,表示受益於構建的“微信+虹領巾+微品”的移動電商平臺,通過“天虹到家+跨境電商體驗店+自提點”的方式實現門店電商化。老牌百貨——王府井儘管2015年凈利潤僅微增4%,但公司表示2015年線上銷售GMV1.08億,營業收入為6227萬,同比增長273%。2009年就開始進行網際網路轉型的蘇寧雲商如若沒有pptv的虧損影響,或許業績報表能夠更為靚麗。

  海外零售商轉型代表——亞馬遜儘管在2014年虧損,但在2015年第四季度錄得上市19年以來最大季度凈利潤,今年第一季度凈銷售額同比增長28.22%,凈利潤為5.13億美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凈虧損5700萬美元明顯好轉。分析人士指出,實體零售業陷入停滯,亞馬遜通過積極在城市中心附近設立新倉儲中心來加快送貨速度,提升prime會員數量和服務品質;而且在雲計算服務市場也取得領先優勢。(來源:中國證券報)

蘇寧易購(002024)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