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概股回歸“兩難”將倒逼制度改革

  • 發佈時間:2016-05-16 02:31:33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一週談

  中概股回歸,對於內地股市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圍繞這個話題的爭議還在持續。繼上周證監會回應暫緩中概股回歸A股傳聞,稱在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後,又有消息稱,監管層對中概股回歸將採取差別審核,篩選出優質企業,其言外之意,就是那些不良中概股可能會拿不到回歸的入場券。

  中概股回歸,可謂是挑戰與機遇並存。這對於中概股來説是如此,就監管層而言面臨同樣的命題。必須承認,相當數量的中概股從基本面上來説,還屬於優質資産,它們的回歸意味著國內投資者可選擇的投資對象增加,這當然是利好消息。更重要的是,隨著新鮮血液的流入,客觀上能刺激目前萎靡不振的股市,提升交易活躍程度。

  這些經歷了成熟證券市場洗禮的回歸股,在國內股市發展如何,恰恰是檢驗國內股市與世界成熟資本市場的一個維度。雖然之前某些中概股回歸後,出現了股價暴漲現象;而限于既有條件,中概股大多借殼回歸,又導致一段時期的殼資源炒作風氣盛行,難道這一切都要歸罪于中概股麼?從中反映出來的,恰恰是目前國內投資市場的某些結構性弊端,以及現有管理規定與市場發展訴求脫節的問題,需要監管層進一步加以理順,從而倒逼制度革新。

  當然,從目前來看,監管層以及各界的意見也不乏道理。據媒體報道,僅360一家就可鎖定1650多億元流動性,而滬深兩市5月以來日交易額在4000億至6000億元之間。目前,與奇虎360一樣宣佈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有40多家,如果中概股集體殺入國內股市,與現有市場爭奪流動性,市場擔心對“脆弱不堪”的A股市場形成新的壓力。

  這也就對監管層提出了挑戰。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讓市場生態更為良性,從而增強股市的向上動力。5月9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題為《開局首季問大勢》的文章,權威人士在文中指出:“股市要立足於恢復市場融資功能、充分保護投資者權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加強發行、退市、交易等基礎性制度建設,切實加強市場監管,提高資訊披露品質,嚴厲打擊內幕交易、股價操縱等行為。”這被業界解讀為股市制度環境正在醞釀新變局。

  其實,縱觀上述那段話,加強發行、退市、交易、資訊披露品質,打擊內幕交易、股價操作,都是這些年來股市一直在談的“老調”,所謂出新意,重在日常的執行力度。比如,上市公司資訊披露造假屢禁不止,監管層理應思考,是否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於資訊披露造假的問責力度?美國證券市場對於此類案件的處罰,不僅有監管層的嚴懲,更有中小股東集體訴訟、股東代表訴訟等多項維權制度的保障。對於這一點,相信在美國股市浸淫多年的中概股更有發言權,證監會不妨聽取其意見,作為完善國內證券市場監管制度的參考意見。

  我們相信,絕大多數意在回歸的中概股,還是希望迎接它們的是一個更加凈化的國內證券市場,避免劣幣淘汰良幣。而監管層對於中概股的回歸熱,最好的歡迎方式就是對各類不良投機風氣的嚴厲打擊,推動國內監管制度與國際先進模式的對接,讓好的上市公司能夠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和支援,壞的上市公司逐漸失去生存空間。唯有如此,中概股回歸,對於中概股、國內資本市場、投資者和監管層來説,才能形成共贏局面。

  □財經評論人 畢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