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百鳥朝鳳》製片人一“跪”為哪般?

  • 發佈時間:2016-05-14 21:36: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5月14日新媒體專電 題:《百鳥朝鳳》製片人一“跪”為哪般?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張漫子 高健鈞

  63歲資深製片人方勵在12日晚的網路直播中為吳天明遺作《百鳥朝鳳》排片下跪,引發輿論譁然。隨即,華誼、星美、百老彙等院線13日起陸續發聲,表示增加排片。

  電影人這一“跪”,雖有不同聲音,卻引發人們對藝術電影處境的思考和關注。“叫好不叫座”難道就是藝術電影的宿命?藝術電影生命力如何存續?

  為之一“跪”的影片什麼樣?

  “黃河岸邊,不能沒有嗩吶。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裏的人,才能拼著命把嗩吶傳承下去。”

  作為吳天明的遺作,《百鳥朝鳳》延續了其一貫的現實主義風格。

  一個講民間藝術傳承的敘事並不複雜:少年遊天鳴在父親強迫下去了嗩吶匠焦三爺那拜師學藝、成為傳人。等他長大出師後,卻面臨傳統文化難以為繼的現實。

  價值傳遞也樸素簡單:吹嗩吶等傳統技藝在時代變遷中日漸式微,仍有“匠人”明知市場前景迷茫,卻在“原地”守候:這部分人帶著對匠心精神與文化基因的傳承使命,對文化自覺、藝術定力的堅持,對公允倫理觀與價值觀的堅守,借焦三爺之口説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執的態度。

  走出北京UME國際影城的記者採訪發現,觀影者年齡分佈在50後到90後之間,不少觀眾稱其為“很久沒有看到的良心之作”“飽滿、意味深長的故事”,甚至聽完片尾曲才起身離去。

  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説:“中國電影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現實背景,因而形成了具有深切社會關懷、具有生命力的創作傳統。《百鳥朝鳳》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傳統,彰顯了美學的歷史價值。這份沉甸甸的遺産,中國電影人理應繼承。”

  “這是一個好故事,我並沒有説情懷。”曾擔任過《二次曝光》《萬物生長》的製片人方勵説,時代與市場需要有深刻內涵、深遠意義的作品,以傳遞正確文化觀、倫理觀與價值觀。然而“質優”並不總能通過“出色的票房表現”得以體現。

  口碑不差票房慘澹 “百鳥式影片”緣何很尷尬?

  與觀眾良好口碑、穩居首位的上座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國影院單日票房9日排名前三位的上海萬達電影城五角場店、廣州萬達影城白雲店等3家影院當天給予《美國隊長3》與《百鳥朝鳳》的排片場次分別為23:1、23:0、24:1。這部口碑不差的影片,似乎並未得到院線的應有對待。有網民發問:好口碑為何不能有好排片好票房?

  多位受訪院線相關人士表示,《百鳥朝鳳》排片、票房問題並非個例,《鋼的琴》《闖入者》等優秀國産文藝片、類型片,面對好萊塢大片的撞擊均折戟沉沙。

  “《百鳥朝鳳》沒有啟用明星陣容、也沒有話題炒作,幾乎沒有陣地宣傳,也沒有看片推介會、包場活動等,不論是資本方還是院線這邊,很難被打動。”北京朝陽一院線經理向記者透露。

  儘管如此,方勵的跪求行為和對院線的排片指責也引發了不小爭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影院經理稱,影院是純粹的商業化運作,只能遵循市場規律,必然要考慮成本和營收。

  “藝術片通常就是不受大眾歡迎,如果真的是熱捧的影片,我們怎麼會不放映,以《大聖歸來》為例,上映初期排片量也很小,但很快我們發現這部影片的火爆,於是立即加大了排片量。”這位影院經理説。

  方勵表示,“唯票房論”之下,從業者各有所需。但不能因此忽視與低估國人對文藝片、對高評分劇情片的觀影需求與文化需求。

  “藝術片”生命力如何存續?

  方勵這一跪,也跪出了不少年輕電影人的憂慮。他們通過微網志發問:藝術片如何不再前路茫茫?

  中國電影家協會發佈的《2015中國電影藝術報告》顯示,2014年,共有300余部國産電影上映,其中只有10部左右的“正劇、藝術片”類影片。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劉軍認為,也許人們對方勵的下跪有一定的誤讀,他更多的是在呼籲人們花時間來欣賞這部經典的作品,而不僅僅只是為了票房。雖然這種行為的確有違市場的商業規律,但他對藝術電影境況的憂心應該被人理解。

  劉軍表示,如果要實現電影産業健康發展,既要放開商業電影的市場,使之具備充分市場競爭環境,也要從國家政策上,對藝術電影進行有力而且靈活的支援。

  專家指出,對有藝術追求的影片,可採取逐步擴大放映規模的“平臺發行”模式,代替目前應用於商業大片的“廣泛發行”。可選擇較小規模的合適院線進行試映,同時邀請影評人參與,待獲得不俗口碑與反響後,進而逐步擴大放映規模。

  “對於我國電影發展來説,藝術院線的建設十分重要,這實際也是一種市場手段,如果藝術院線市場成熟,有了競爭,就會形成良性迴圈的局面。”劉軍説。

  “中國電影必須多樣化,但時下有些電影作品,或者鸚鵡學舌,照搬別人的模式;或者盲目追捧票房,罔顧文化責任,缺乏對電影‘中國化’真正深入的思考。”仲呈祥説,期待《百鳥朝鳳》過後,有更多兼具文化責任與美學價值、葆有文化自覺與文化定力的影片在熒幕中呈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