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通投資項目開工前“最後一公里”

  • 發佈時間:2016-05-14 05:59: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針對當前投資項目報建手續繁多等問題,按照國務院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清理規範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實施方案。1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上述實施方案進行了解讀。

  “實施方案將投資項目開工前的報建審批事項由65項減至42項,其中規劃許可、市政設施建設等24項審批整合為8項,並保留涉及環保等方面的法定審批事項。”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許昆林表示,此舉既是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重要內容,也是打通投資項目開工前“最後一公里”,促投資、穩增長的重要舉措。

  據悉,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是投資項目申請報告核準或者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之後、開工之前,由相關部門和單位依據法律法規向項目單位作出的行政審批事項,是項目從前期規劃設計到正式實施階段的關鍵環節。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表示,必要的報建審批對於確保項目科學合理設計和實施必不可少。報建審批事項的多少、辦理時間的長短、辦理效率的高低,直接關係項目投資能否真正發揮效益,關係相關投融資能否形成實務工作量。

  近年來,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進投資審批制度的改革。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修訂了核準目錄,取消下放了一大批核準的事項,僅中央層面核準的項目就累計減少76%,核準工作量兩年持續減少50%。2015年核準項目再次減少50%,目前僅保留了62個核準項目。

  “在清理規範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過程中,嚴格遵循三大原則:一是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沒有列入國務院批准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的,一律取消審批;二是審批機關能通過相關部門意見或通過後續監管解決的事項,一律取消審批;三是確需保留的審批事項也要加大優化整合力度。”許昆林説。

  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按照國務院部署建設了投資項目審批監管平臺,16個部門一個窗口受理項目申報,同時推送16個部門,時間、效率大幅提升。從運作效果看,隨著審批範圍的大幅度縮小和審批許可權的大幅度下放,市場活力和創造力得到進一步釋放,效率提高的同時,制度交易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

  羅國三表示,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中涉及的管理層級不同,很多事項分散在基層政府。此次保留的事項中,同級的將納入政務服務大廳辦理,不同級的則通過線上平臺並聯辦理,實現“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真正讓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在回答如何採取有效措施穩定民間投資的提問時,許昆林表示,當前民間投資增速回落的原因比較複雜,有市場的原因,也有工作沒有落實到位的原因,還有民營企業自身能力建設適應形勢的因素。在具體措施上,要以抓政策落實為著力點,大力推動解決民間投資準入上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問題,同時切實有效化解民企融資難的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大‘放’的力度、強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準。”許昆林透露,繼2013年、2014年兩次修訂核準目錄後,今年將對目錄再次修訂,進一步推進審批許可權下放。同時,通過加強縱橫聯動的協同監管和投資領域法制建設,規範和完善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臺,融合線上平臺、重大項目庫和政府投資三年滾動計劃,真正把審批變為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