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博物館:走出寂寞也需矜持

  • 發佈時間:2016-05-14 01:29:5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近來的博物館新聞不少。電視節目“跑男”選杭州博物館做拍攝地,幾位明星跑動的場面讓不少觀眾批評。南京博物館把國寶級建築大成殿免費借給一個地産商開發佈會,影星成龍“坐鎮”,結果因未報批而館長被停職。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在電視節目《開講啦》中表示不喜歡在博物館拍照的人,一句斷章取義的“我感覺在博物館拍照的都很傻”受到爭議,等等。

  杭州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館這種舉動,應該是它們希望走出寂寞的一種努力,但是考慮不週,控制不嚴,博物館畢竟首先要考慮藏品的安全。陳履生館長説的其實也是博物館文化功能的發揮問題,有些人進了博物館就把拍照當成主要任務,作為“內行”的館長難免覺得本末倒置。

  這些年來,我們一方面看到類似故宮這樣的博物館霸主主動求變,不僅曝光頻繁,還依靠文創産品成了文創勞模;另一方面,則是相當數量的一部分博物館或因為冷門少人得知,或因不善宣傳、管理落後,難以發揮出相應的社會價值。近年來的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天都在增加一個博物館,而且和首都機場航廈一樣,面積越建越大,但是我們的博物館在世界排名卻不高,有愧我列祖列宗。本人家鄉趕時髦也興修了市區兩級博物館,在下喜不自勝,回鄉後特意前往參觀,結果被告知市級的常年不開放,有價值的展品都鎖起來啦;於是轉向區級博物館,儘管是免費,結果偌大的館中只有在下區區一人形影相吊,還成了諸位管理員眼中的“展品”,場面那是相當尷尬。

  “博物館是文化的祖廟”,其實,文物在過去無非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鍋碗瓢盆,是梳篦粧奩,筆墨紙硯……和人相伴相隨。博物館是左手過去,右手現在的連接物。但文物無言,只會默默迎接你的關注,等待你的欣賞,它需要人為它代言發聲。在人們文化需求旺盛的今天,博物館應該走出這種主觀和客觀原因造成的寂寞境地,需要突破過去倉庫保管員的定位局限,多從藝術教育、藝術普及等方面入手。比如就著如今的收藏熱,博物館就應該成為市民階層的文化伴侶和文化課堂;此外,也需要主動和網際網路+時代擁抱,多做形象推廣,“讓全市人民都知道”,萬勿如鄙鄉那樣,由於參觀量低,乾脆淪為政績工程。

  但同時,這種開放,如前所列杭州博物館及南京博物館,也不能失去原則。博物館可以刷存在感,但更多應該依靠自身的藏品和文化實力,和企業、媒體的合作玩票可以,但不能一旦走下繡樓就忘了大家閨秀應有的矜持。文物的安全,自身的社會文化啟蒙責任,始終應該是博物館的首要責任,面對商業誘惑,也需有一份自尊。畢竟,一個如同菜市場一樣的博物館,和一個死寂的博物館,從其價值發揮上,其實並沒有區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