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莎翁何以是莎翁

  • 發佈時間:2016-05-14 01:29:5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莎士比亞何許人也?詩人?作家?思想家?……都對。拉開了時間的距離,人們越來越發現莎翁的價值,給他追加上各類冠冕。但他在世的那個年頭,人們可不一定這麼看。他是寫過一本十四行集和兩首長詩,但他幾乎不認識當時作為一個詩人應該熟悉的拉丁文和希臘文,説他是半文盲也不過分。大學才子羅伯特·格林罵他是“一個暴發戶式的烏鴉……以為他可以像你們一樣寫出流淌的詩句;他是一個十足的三腳貓,雖然自命不凡,其實不過是鄉下貨色的噱頭和轟動場面”——這當然是出於妒忌,然而,也從側面表現了當時文壇一些人對他的看法。

  其實,莎士比亞生前主要是混娛樂圈的,放在今天,就是好萊塢的二流演員、一流編劇、大牌導演、著名影視公司合夥人。莎翁是票房榜上的龍頭,賺個盆滿缽滿。都説莎翁的成功,要歸功於伊麗莎白時代戲劇業的空前發展,這個不假,否則一個斯特拉特福來的屌絲青年怎能夠誤打誤撞,成就大業?莎翁的影響,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傑出作家可以比擬的,作家的影響怎麼能夠和明星比?莎翁是娛樂界的一個奇跡:一個佔據頭版四百年,並且還要佔據下去的男明星。

  作為明星,莎翁可不是靠臉蛋吃飯的,他是靠作品行走江湖。他的作品,就是那一台又一台的好戲!他的那些劇本,首先是舞臺腳本,其次才是文學作品。他寫的時候,壓根就是為了表演、為了台下三教九流的觀眾!我們要是把這些作品當死的文本讀,就把它們讀死了。它們是活色生香的,浪漫的抒情、緊張的打鬥、無聊的戲謔、熱鬧的遊樂、恐怖的鬼魂……它們是逼真的——不,它們就是真的!很多傑出作家的作品都被改編並搬上螢幕,但多是長篇小説,改編必然會喪失原著的部分藝術韻味,試問《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怎麼可能在兩個小時裏面表現出來呢?小説和電影,不是一類藝術。但作為劇作家,莎翁有天然的優勢,他的戲劇可以原封不動地從舞臺搬到螢幕上,這種便利帶來的傳播效果,是別的作家不能想像的。

  即便單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説,莎翁作品也是魅力無窮。他的作品尤其證明兩條看來幾乎是天經地義的藝術創作規律是多麼不靠譜:第一條,藝術要有原創性;第二條,藝術要表現藝術家的個性。試看莎翁的戲劇,要麼取材于歷史,要麼改編自古羅馬戲劇,要麼直接抄襲時人的戲劇,要麼是翻版的義大利故事,哪有“原創”的成分?再説藝術個性。莎翁的藝術風格是什麼?“豪放俊逸”還是“沉鬱頓挫”?作為劇作家,莎翁根本不在戲劇裏表現自己的個性,而是創造各具個性的角色。朱麗葉的天真,哈姆雷特的憂鬱,麥克白的貪婪,李爾王的昏聵……一個人物就是一個個性,千人千面,甚至一人千面。莎翁的偉大,就在於他隱去了個性而表現了人性——那種廣闊無邊的人生經驗和豐富燦爛的人性面貌。

  1623年,莎士比亞去世7年後,他的同代人本·瓊森在為第一部莎士比亞戲劇集的題詞中寫道:

  你是不需要陵墓的一個紀念碑,

  你還是活著的,只要你的書還在

  ……

  他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所有的世紀!

  歷史證明,本·瓊森不是在吹捧,而是預言了一個事實。莎翁的作品將與三光而同光,歷萬世而長存。

  今年莎翁去世400週年,全世界都在紀念他。我會想起那個初到倫敦的鄉下青年,當他在老鄉的介紹下,在劇院謀得了一個替觀眾看馬的雜活時,他可知道,他是走對了地方?他可知道,有一天,全世界都是他的舞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