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5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增長動力從哪來?

  • 發佈時間:2016-05-13 16: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13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為62029元,同比名義增長10.1%,增幅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仍然保持較快增長,其背後的增長動力在哪?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馮乃林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的採訪。

  馮乃林説,2015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保持較快增長,主要受工資政策和宏觀經濟總體穩定兩個因素的影響。

  從政策因素看,2015年,全國範圍內將機關事業單位納入養老保險制度,個人繳納的有關費用作為稅前工資組成部分納入了工資統計。在同時進行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結構調整中,養老保險和工資調整部分從2014年10月1日起補發,並全部納入2015年工資統計。

  此同時,各地推進落實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制度,實行基層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落實中央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的要求,增加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特殊津貼,相應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受政策影響,2015年機關事業單位平均工資水準增幅明顯高於往年。據測算,如果扣除機關事業單位對平均工資的影響,全國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增長8.1%,增幅比上年回落1.4個百分點。

  同時,企業單位工資政策因素。2015年,有27個省(區、市)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14.9%。同時,21個省(區、市)發佈了2015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儘管與上年相比,2015年各地工資指導線增幅多為持平或收窄,但仍保持了較高增速。一些效益比較好的企業工資增長幅度大大高於工資指導線。

  “宏觀經濟總體穩定也為工資增長奠定了基礎。”馮乃林説,2015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國經濟宏觀面依然保持了總體穩定。據初步核算數據,全年國內生産總值676708億元,比上年實際增長6.9%;全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49351元,比上年實際增長6.3%。經濟結構調整也呈現出積極變化,一些高端裝備製造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等行業發展較好,工資增長較快。從其他指標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較快增長也能得到印證。全年全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2%;年末居民住戶本外幣存款餘額551929億元,名義增長8.9%。

  記者了解到,2015年,我國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在保持增長的同時,還體現出三個方面的行業特徵。首先,産能過剩行業工資增長停滯甚至負增長。受産能過剩影響,採礦業平均工資同比下降3.7%,為多年來首次出現工資負增長的行業門類。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同比下降6.4%;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同比增長0.4%,增幅回落7.4個百分點。此外,涉及鋼鐵行業的黑色金屬礦採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分別僅增長0.3%和0.8%。

  其次,製造業和建築業工資增長較慢,但高端裝備製造業增長較快。受産業轉移和産業升級影響,傳統製造業和建築業平均工資增長放緩。製造業同比增長7.7%,增幅回落2.9個百分點;建築業同比增長6.7%,增幅回落2.1個百分點。但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11.1%,9.3%和9.2%。

  再次,部分服務業工資增長平穩,資訊、資本市場服務保持高速增長。批發零售、交通運輸、住宿餐飲、資訊、金融、房地産、租賃和商務服務、居民服務8個行業中有5個行業增幅下降,2個行業增幅略有提高,1個行業增幅不變。增幅最高的是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11.1%,增幅提高0.2個百分點;最低是金融業,同比增長6.0%,增幅回落2.6個百分點,但其中資本市場服務同比增長40.3%,增幅大幅提高18.3個百分點,主要與去年上半年的股市牛市有關。儘管金融業增幅相對較低,但平均工資高達114777元,仍居各行業首位。(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火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