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向製造強國加快邁進

  • 發佈時間:2016-05-13 05:55:2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11日至12日,由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的2016智慧製造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話製造業發展。

  雙重擠壓下尋出路

  “瀋陽機床廠生産的I5智慧機床,去年參加德國漢諾威博覽會時獲得了很好的評價。”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李培根興奮地説,“I5機床裏包括很多智慧功能,機床可以由手機或電腦遙控,這是機床工業裏很大的進步。”

  中國是製造大國,製造業增加值全球佔比超過20%,為世界提供了大量高性價比的商品和裝備。近年來智慧製造在中國迅速興起,並成為中國製造的主攻方向。今年3月,全國人大批准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中國建設製造強國的步伐加快邁進。

  然而,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推進,我國製造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工信部部長苗圩認為,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紛紛制定以重振製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高端製造業出現向發達國家回流的態勢;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利用資源、勞動力等比較優勢,在中低端製造業上發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轉移。各國競相發展、改造和提升製造業,將重塑全球製造業版圖,我國製造業需要在“雙重擠壓”下尋找出路。

  與會專家認為,目前中國製造業面臨著低成本優勢快速遞減和新競爭優勢尚未形成的兩難局面,而當前製造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制高點,在國際國內形勢的雙重挑戰下,我國製造業進入提質增效、由大變強的關鍵期。

  向綠色和服務轉型

  “隨著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全球形成了以智慧製造為代表的新一輪産業變革。各國加大創新投入,相繼提出面向知識網路時代的製造發展新戰略。”兩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榮譽理事長路甬祥説。

  苗圩表示,綠色化、服務化日漸成為製造業轉型發展新趨勢,網路協同將重構傳統的製造業創新體系,內部組織扁平化和資源配置全球化成為製造企業培育競爭優勢的新途徑。

  基於知識網路和大數據,國內已經有不少企業加入了綠色智慧設計製造,綠色低碳、精準高效成為智慧製造的目標。例如華中科技大學開發了智慧注塑機,它有智慧學習功能,能量按需供應,節能超過60%。

  除了向綠色化邁進,製造業也正在向服務化轉型。當全球網路、知識雲、工業大數據、雲計算和智慧軟體等成為最重要的創新資源和網路平臺,將實現全球知識資訊的智慧應用,實現全球智慧設計製造服務創新。“比如,小米手機的更新五分之四來源於網民意見,三分之一直接由用戶開發,這實際上是在利用群體智慧。”李培根説。

  像小米一樣,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關注以客戶為中心。一些企業逐步把標準化的批量生産轉化為客戶定制的個性化生産,從生産製造型向整個生命週期的服務型轉變。“在青島的紅領服裝公司,客戶只需提供身體18個部位的22個數據,企業就可以把電子標簽下發到工位上,7天可以提供産品。新的定制生産只比傳統的批量生産成本增加百分之十,但是回報超過一倍。這也給中小製造企業提供了借鑒。”李培根説。

  開放合作中促發展

  我國如何加快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進一步發展智慧製造?苗圩表示,一方面,中國將依託自身産業基礎,以智慧製造工程為抓手,在研發和應用兩端共同發力,以研促用、以用帶研,努力在數控機床與機器人、智慧傳感與控制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裝備,大力推廣網路協同製造、個性化定制等智慧製造新模式,加快重點領域智慧轉型步伐;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中國網際網路規模和應用優勢,開展工業雲、大數據、物聯網創新應用試點,支援基於網際網路的眾包設計、雲製造等新型製造模式發展。

  與會專家表示,製造業的發展還需要依靠産業驅動。德國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顧建黨認為,企業必須思考如何形成産業生態,如何真正和合作夥伴形成有機戰略合作關係,建立立體式的聯盟。路甬祥認為,除了國內企業間的合作,智慧製造更需要全球共創分享知識資訊資源,協同保護智慧財産權、合作保障網路和數據安全,共建綠色、互聯標準,共創分享公共軟體、雲裝備、雲計算、雲服務等。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國也將以開放合作的姿態推進製造強國建設。苗圩認為,中、德、美三國同為製造業大國,製造業在各自經濟社會發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德國、美國企業重要的市場和利潤來源地。面向未來,中德、中美之間製造業仍然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應該建立雙邊或多邊合作機制,共同促進製造業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