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媒:歐洲正在“去工業化” 中國投資者為何青睞歐洲

  • 發佈時間:2016-05-12 13:59: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陸克 阿蘭·塞皮爾克 丁雨晴譯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10日文章,原題:中國投資者對歐洲不厭倦就對外直接投資而言,歐洲已成為中國在西方的首選“運動場”。據貝克和麥肯齊律師事務所和榮鼎諮詢公司聯合發佈的報告,中國對歐洲的累積投資總額已從2010年的60億美元增至2014年的550億美元。2014年至2015年,年度投資額從180億美元升至230億美元。

  許多原因使歐洲對中國投資者越來越有吸引力。首先,2008年的債務危機是關鍵,從那時起中國政府開始購買歐洲債券並投資歐洲基礎設施公司,中遠海運集團收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即是良好例證。

  其次,在歐元匯率較低的助推下,歐洲正在發生“去工業化”現象。意葡甚至法英等國都在為中國企業提供(收購)機遇,收購範圍涵蓋汽車、食品、能源、交通、奢侈品牌、娛樂和旅遊等産業。

  第三,可以説,中歐關係的競爭性遠低於塑造美中關係的大國主導權爭奪戰。

  第四,儘管對外直接投資在某種程度上為企業自主行為,但也源自北京上世紀90年代出臺的“走出去”政策。在非洲和亞洲,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主要用於尋找自然資源,在歐洲則集中于收購品牌和技術並擴大中國的足跡。

  中國收購交易的迅速增多,還與中國與各個歐洲國家的雙邊關係息息相關。獲得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都與中國保持獨特關係。

  此外,與設有外國投資委員會的美國不同,歐洲國家缺乏此類評估特定領域和交易對國家安全影響的機制。

  即便如此,中國對歐洲的投資潮也並非沒有問題。例如,對中國投資者來説,人力資源即是棘手事務:正如上世紀80年代的日企一樣,他們發現很難向歐洲經理人放權。(作者陸克、阿蘭·塞皮爾克,丁雨晴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