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大學生,你的信用和學歷成正比了嗎?

  • 發佈時間:2016-05-12 06:29:39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張麗華  責任編輯:潘雯

  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時首先會看什麼?大部分人會答學歷,還有人捂著嘴弱弱説了句“顏值”。5月9日那天,全國首場大學生信用招聘在浙江大學舉辦。戴爾、麥當勞、趣分期、牛電科技等企業作為僱主,把芝麻信用評分等第三方徵信機構的信用評價作為招募大學畢業生、實習生的重要參考。有人説,大學生自己不賺錢,花的都是父母的錢,他們的信用其實是父母的信用。有人説,信用招聘或許只是一個噱頭。我倒覺得,把信用和大學生的直接利益事件——“招聘”掛鉤,無疑是對大學生信用意識的一次啟蒙召喚。

  《人民日報》曾刊登過一篇文章,説一名在德國拿到博士學位的外國留學生,在德國四處求職碰壁,最後在一家小電腦公司遭拒後,拍案而起,怒問對方為什麼不要自己。最後原因是,他的信用記錄裏有3次逃票記錄。這在嚴謹的德國人看來是不可饒恕的,因為在德國抽查逃票一般被查出的幾率只有萬分之三,也就是説你逃1萬次票才有可能被抓住3次。

  中國大學生在求職時,或許會被嫌棄學校不是重點、工作經驗為零,但被誠信門檻絆住的,還真是鮮有耳聞。1999年,部分銀行針對貧困大學生首次發放助學貸款,2002年第一批還款大學生産生,還款率差強人意。2006年,銀行面向大學生發售信用卡,2009年,各大銀行陸續叫停大學生信用卡的發放,同年7月,銀監會規範大學生信用市場,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信用卡業務的通知》,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向未滿18周歲的學生發卡(附屬卡除外)。大學生信用市場的第一次“十年試水”宣告失敗。

  超過四成貸款大學生有過逾期、沉溺遊戲和過度超前消費令大學生信用違約率攀高、八成大學生不了解個人徵信報告、過半大學生每月完全無盈餘……各路有關大學生的信用報告均顯示,大學生整體信用狀況不容樂觀。而這開始引起招聘企業的重視。

  有趣的是,大學生的第一張信用卡,對不少信貸機構來説,卻是一個巨大的誘惑!近年來,天貓校園分期、京東校園白條,以及各類校園分期購、校園信貸,接過大學生信用市場開發的接力棒,義無反顧地殺入了校園網際網路金融市場,開始了資本的博弈。在網路虛擬信用平臺之上,大學生是網路最活躍的使用群體,借貸與信用消費一體化的閉環式行銷,可以實現大學生信用生態圈的重構。

  根據此前艾瑞諮詢公佈的數據顯示,到2017年,中國網際網路消費及金融市場交易規模將突破千億。作為目前消費金融市場最好的切入點,大學生信用的缺失,可以借助網際網路第三方徵信機構的引入,讓無房無車無收入的大學生也能在平時的消費中積累個人信用,提升個人信用意識,時刻問問自己,你的信用和學歷成正比了嗎?畢竟積極守信的年輕人才是信用社會的未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