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行動:中國地震預測預報五十年
- 發佈時間:2016-05-12 01:30:33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劉 莉
如果説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將地震預測預報作為國家行為,那這個國家就是中國。
每當大地震不期而至,從事地震預測預報的研究人員總會面臨質疑,甚至網路上和現實中鋪天蓋地的謾罵。但這些質疑和謾罵者似乎並不真正了解這門科學。地震預報至今是未解的世界級難題。也正因為這樣,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並未將地震預測預報作為國家行為,只是一些研究機構因興趣而設的研究課題。但在我國,從1966年河北邢臺地震之後的50年間,作為國家行為的地震預測預報研究實踐工作從未停止過。
又是一個防災減災日來臨的日子,讓我們一起看看目前我國地震預測預報水準到底如何。
我國地震預報工作開始於周總理的囑託
我國有組織地開展地震預測預報工作,開始於1966年河北邢臺地震。
地震發生後,周恩來總理幾次親赴現場。他在邢臺向中科大地震專業的同學提出,“希望在你們這一代能解決地震預報問題”。1970年周總理指示,要召開一次全國地震工作會議。他向地震工作者強調:“地震是有前兆的,可以預測的,可以預報的,要解決這個問題。”當年,第一次全國地震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建議:建立國家地震局。
我國地震預測預報“國家隊”就此成立。在周總理的號召下,大量全國相關領域的科學家,投入到地震預報領域中來,進行著一邊觀測、一邊研究、一邊預報的努力。不久後1975年他們在海城地震預報中打了勝仗,但一年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突然而至又在這些研究者心中佈滿陰霾。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學者們發現,地震預報並不像之前想像的那樣容易。“就像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幾十年來雖然還沒有取得科學層面上明確的確定性突破,但是,這種努力仍然在不斷進行著。
我國地震預測預報水準國際領先
目前我國地震預測預報水準到底如何?
在5月9日中國地震局組織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潘懷文介紹説,總體來看,地震預報的科學水準還較低。具體來看,10年尺度的長期預測,對西部7級和東部6級左右地震,把握相對較好。年度地震重點危險區,對於6級左右地震總體預測效果較好,對於5級以上地震的預測準確率約為30%。短期和臨震預報則更為困難。目前僅能對少量特殊類型的地震做出有一定實效的短臨預報,例如1975年海城7.3級地震,1999年岫岩5.4級地震的成功預測,主要基於逐步增強的前震活動。
據統計,近幾十年來,我國共有30多次不同程度的短臨預報成功案例。有的向公眾公開發佈,有的把握較低的則通知當地政府,由政府採取減災準備。潘懷文説,地震預報還將長期處於探索和經驗積累階段,我們目前只能在一定條件下,對某些類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短期和臨震預報,這就是地震預報的現狀。
地震多發,災難深重是我國將地震預測預報作為國家行動的背景。20世紀以來,我國平均三年發生兩次7級以上地震。在佔全球陸地總面積7%的國土上,發生了佔全球35%的7級以上大陸地震。有記載以來全球死亡人數超過20萬人的地震有8次,其中4次發生在我國。1556年陜西華縣8.3級地震造成83萬人死亡,為世界之最。
我們預測預報的能力和水準與國際同行相比如何?潘懷文介紹説,我國幾十年不停地進行著預測預報的實踐,“不停實踐,所以我們就有成功的機會。雖然水準不高,我們還是處於國際領先的水準上”。但他也提到,在地震基礎理論研究方面與國際同行相比,我國仍處於跟進狀態。
我國地震預測預報研究隊伍在縮減
地震預測之難,超出很多人的想像。潘懷文坦言:“雖然我們開展了幾十年的努力,但是還沒有獲得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這給從事預測預報的科研人員帶來巨大挑戰。這是一份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很難産出非常明確的科研成果,研究進展緩慢,工作成績難以體現。每年需要主持和參加的各類震情會商會接近200場。一到大地震發生還要承受各種壓力及不理解帶來的冷嘲熱諷。
很多苦衷只有真正從事這項研究的人才能體會。
“專門從事地震預測研究的隊伍規模在縮減。”潘懷文説。當然這也有分工細化的原因,很多人在做臺站觀測、臺網維護,應急救援等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地震局這幾年來制定了一系列關於加強地震預測預報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加大從事預測分析人員的規模,來繼續進行地震預測的努力。以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為例,已從幾年前的30人,發展到今天將近50人。
這是一項難之又難,但又必須有人去做的研究,當我們對地震預測預報寄予希望的時候,也許還需要對這些研究者們多些理解和寬容。
(科技日報北京5月11日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