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莫讓打假利器成為假冒偽劣幫兇

  • 發佈時間:2016-05-11 00:30: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防偽標識本是鑒別商品真偽的“試金石”,但如今卻難保其自身的真實性。今年以來,廣西、江蘇、安徽、廣東等地查獲多起通過假冒防偽標識制售假貨的案件,涉案金額動輒逾億元。一些煙酒、日化名牌産品成重災區。

  網民表示,防偽標識造假暴露出我國品質防控領域存在監管漏洞,建議完善相關立法和監管,嚴厲打擊非法生産防偽標識者,使防偽技術生産、監管、刑事責任均應“有法可依”。

  市場誠信受損

  有網民表示,誰能想到防偽標識也不靠譜,打假的利器反而當起了假冒偽劣商品的幫兇,如此一來,消費者對假冒偽劣商品更是防不勝防。各類假冒名牌防偽標識隨便印製、“論斤買賣”,遍地都是可以印製防偽標識的小印刷廠,還有之前媒體爆料的食品追溯碼“隨意買賣”,真讓人驚詫。

  網民“樊樹林”表示,目前,由質檢總局頒發的防偽産品生産許可證企業數量僅為300多家,但實際上全國有超過5萬家企業從事防偽印刷業務。眾多生産防偽産品的企業只圖一己之利,對需要定制防偽標識以及需要查驗企業相關資質、證照的規定置若罔聞,甚至有些商家還現場傳授造假技術,讓客戶將相關資訊上傳至由商家提供的查詢網站系統中,查詢的結果都會顯示是真貨……此等亂象怎能不消弭消費者的信心呢?

  “假作真時真亦假。”網民“林軒鶴”説,市場上假貨氾濫,已經是監管上的失守;防偽標識造假,則是監管的再次失守。這也讓假貨有了“弄假成真”的機會,加大了其欺騙性和危害性。防偽標識造假讓誠信缺失這個亟待破解的社會難題顯得愈加難解。

  監管盲區待除

  有網民表示,防偽標識“論斤賣”,動搖的是市場經濟中信用的基石,消弭的是公眾的消費信心,也是對社會徵信體系建設的破壞,因而須儘快堵住這個漏洞。

  “對防偽標識而言,就應該用制度與法律來‘防偽’。”網民“肖武”認為,若想破解當前防偽市場的亂象,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強化監管,對於不符合資質的企業與小作坊,一律叫停;另一方面,立法機關要完善相關的法律規定,嚴厲打擊非法生産防偽標識者,使防偽技術生産、監管、刑事責任均應“有法可依”。只有這樣,防偽標識市場亂象才能破解,防偽標識也才會具備必要的公信力。

  網民“殷榮伍”認為,當務之急是要加強頂層設計,儘快完善相關法律規定,減少監管盲區。同時,在源頭上對生産企業進行“閉環監管”,進行全流程的生産和流通監控,確保防偽産品的技術和品質安全。

  (記者 明航 整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