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創新鏈是怎麼做到的?

  • 發佈時間:2016-05-10 01:35:2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通訊員 于 萍 孟光範本報記者 王延斌

  作為山東省科學院的科研“大管家”,崔雷所在的科研處每年經手的項目達數百項。但在這位科研處長看來,這三個項目卻“與眾不同”:“他們都由‘泰山學者’領銜,循著‘從需求中來,到應用中去’的路子,都是企、研、政三方參與的模式,都經過十年以上的歷練,包含著山科院‘全創新鏈’設計的思路。”

  這種科研模式,正是山科院戮力打造的核心競爭力。

  需求在哪?應用在哪?

  “需求在哪?應用在哪?”在每個項目提出之前,山科院鐳射所書記王昌總會習慣性地“捫心自問”。

  在山科院黨委書記王英龍看來,“源於需求、終於需求”的科研導向,是山科院每個項目的立項必答題,“我們作為由省政府設立的科研機構,跟蹤世界科研發展前沿,開展重大關鍵技術、前沿技術、共性技術的研究,必須著眼于解決制約山東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

  “山科院以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為研究主體,並不影響與企業需求的對接。”按照崔雷的估算,“關鍵共性技術+企業需求”結合的項目已佔該院總項目的七八成。

  “2006年的一次光纖傳感技術會議上,遼河油田測井公司的技術人員跟我們交流,‘國外有光纖傳感測井技術,你們能不能做?’”這個來自一線市場的需求被王昌和同事們迅速地抓住並集結人、財、物投入進去,最終成就了今天的科技進步一等獎。

  “為什麼光纖傳感技術能夠在煤炭領域落地開花?”山科院鐳射所首席專家劉統玉認為:關鍵在需求,“用戶支援你,告訴你哪些地方好,並積極參與研發,産學研結合很好。”

  有了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項目便“頂天立地”站穩了腳跟,但這還不夠。

  全院化、全國化視角下的産學研合作

  “在某一些項目上,我們的産學研合作不僅著眼于一個所,而是每個項目的研發都要有全院、全省乃至全國化視角,在山科院內部要跨領域、跨專業合作,在外部要與企業、中科院合作。”

  在崔雷看來,山科院的項目在立項時便著眼于全創新鏈的設計,“我們不一定完全做到全産業鏈的‘通吃’,但我們可能在科研上游的某一個節點上,尋求和大學、中科院的合作;下游應用和示範尋求和企業的合作,甚至和政府的一體化合作。”

  他以新能源汽車項目為例,“新能源車,我們做了幾塊,一個是車的輕量化設計交給院材料所,二是電源、電池管理、電控交給自動化所,三是鋰電池的研究交給能源所,四是材料計算或者軟體設計交給計算中心甚至戰略所,大家各自發揮強項。也就是説,近幾年院裏的項目,從來就是任務來考慮,不是從所來考慮。

  但拆掉所與所之間的“藩籬”只是山科院科研改革的一個側面。同樣新能源汽車項目上,山科院將項目落地到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沂星電動汽車公司,並拉來中科院金屬所聯合攻關輕質合金板塊。

  “你看我們現在報上來的項目,不但有院內級的所,很多時候有企業,有大學,有中科院的所,肯定是這三塊組成的。”崔雷説。

  項目只是載體,經費永遠支援人

  利用12年時間,劉統玉團隊在光纖感測器技術研究方面走到了國際前列,而且在煤礦領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在山科院支援下,他從無到有的建立了這個專業,並在研發上做得有聲有色。”從這個案例上,山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王英龍有兩點啟發,“第一,‘人才’才是科研單位的‘核心競爭力’,科技單位因為引進了一流的人才,才跟上了大項目,並伴隨資金流、資訊流、人才流等的涌入;第二,支撐科學家做出好項目的動力永遠是興趣,而不是經濟利益。所以經費衝著大專家去,拒絕條條框框,讓專家去制定自己的計劃,並給他們充分時間。”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光電子研究中心主任彭綱定教授在光纖光學領域有深入研究,取得了多項世界領先的重要成果,先後主持幾十項澳大利亞國家級科研、開發課題。自被山科院確定為“海外高層次創新人才”之後,這位“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使山東省科學院在特種光纖及器件設計製作與應用研究方向迅速走向世界前沿。

  實際上,三個項目對應的三位“泰山學者”,山科院都針對他們成立了創新團隊,人事權、財務權下放,經費支援、平臺支援,對特殊人才的特殊政策,使得大專家能夠心無旁騖地搞科研,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這三個項目推進到現在,第一個用了12年,第二個用了10年,第三個甚至用了30多年。好項目是磨出來的。”崔雷提醒道,“不要急功近利。科研項目有其自身屬性,不是一兩年便能出成果的,所以院裏會在三五年時間裏完全支援團隊的人員費用,並且分擔課題組的負擔,不會讓他們急著去社會上賺錢,安心科研。”

  給年輕人舞臺,把興趣支援成項目

  1977年生人的王昌現在是團隊裏的“老人”了,“我們24人的團隊裏,我的年紀最大,大部分是‘80後’”。

  但不要小瞧這支年輕的團隊,近幾年已經拿下了近百項大大小小的項目,其中不乏支援上千萬的國家級大項目和國內外領先的技術。“年輕最大的優點就是有衝勁,敢想敢幹。年齡大了有經驗,但有時候一眼看到問題所在,很怵頭;但年輕人看不到,‘初生牛犢不怕虎’,反倒不斷去嘗試,想盡一切辦法找資源解決。”

  “只要符合市場、符合山東實際,哪怕帶著自己的興趣來也支援”,這是11年前,武漢理工大學光纖博士畢業的王昌到山科院看中的條件,“年輕人剛起步,省級、國家級的項目很難拿到,但院裏有科技專項支援,通過這種支援讓你起步,營造環境鍛鍊人才。”實際上,瞄準挖掘年輕人潛力,山科院近幾年的好政策不少。

  “優秀人才看重的並不僅僅是個人的生活待遇,他們更看重的是成就事業的舞臺。”在王英龍看來,在這種考慮下,山科院高度重視給中青年人才創新的機會,積極推薦領軍人才到相關專家委員會或專家組,進入到學術交流和決策的前臺。

  此外,這個院還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設計,把優秀人才推到業務領導或重大項目組織管理崗位,給以科研指揮權、經費使用權和用人支配權,提高他們的業務水準和工作能力,激發團隊的創新活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